扎實推進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執法司法工作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今天上午舉行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于打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犯罪工作情況的報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的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值得關注的是,這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圍繞同一主題對“一府兩院”三個報告開展專題詢問。
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吳杰明、高友東、呂忠梅、張軒、鮮鐵可以及吳艷剛、鄒寧等與會同志先后提出詢問。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王小洪、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司法部部長賀榮、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等國務院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如何更加有效地打擊和防范環境資源犯罪
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但調研發現,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從根本上緩解,一些地方、部分領域的違法犯罪仍然多發頻發,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形勢仍然嚴峻復雜。“下一步,公安機關將采取哪些措施更加有效地打擊和防范環境資源犯罪?”吳杰明委員率先詢問。
“公安機關下一步將從幾個方面著手?!蓖跣『榛卮鹫f,一是,始終堅持依法嚴打,努力在重點攻堅上取得新突破,包括聚焦重點任務專項打擊,聚焦重點問題深度打擊,聚焦重點區域聯動打擊。二是,著力強化源頭治理,努力在風險防控上展現新作為。大力推動生態環境領域源頭治理、風險防控,全面實施主動警務,積極推動協同治理,廣泛宣傳發動群眾。三是,深入推進改革攻堅,努力在能力建設上有新的提升。健全完善“四動”工作格局,建立完善生態警務機制,加快推進智慧公安建設。
如何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
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處理得好不好,影響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效。高友東委員詢問:人民法院在司法實踐中應如何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在以司法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方面,最高人民法院有哪些思路和舉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本身就是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辯證關系的體現?!睆堒娀卮鹫f,做實這樣一個審判理念,首先,各級人民法院要始終堅持能動司法的理念、綠色發展的理念、系統保護的理念、最嚴法治的理念和協同治理的理念,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落到實處,把預防為主的原則落到實處,把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辯證統一的裁判理念落到每一個案件的具體裁判中。
其次,要嚴格依法辦案,把法的精神和本質要求體現在對法律條款的具體理解、個案的具體適用上。
再次,要把環境資源審判“三合一”審理方式融合落到實處。司法審判當中要堅持守正創新,最高法院將更加注重總結引領,加大制定完善督促落實相關規范的力度,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機制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統籌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效能優勢。
最后,強化典型案例的指引。最高法院正在指導人民法院案例庫的建設,注重把環境資源指導案例統一規范收入案例庫,輔助司法審判,促進全社會法治意識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中國特色環保意識不斷提升。此外,還將通過同堂培訓、協同司法和相關部門攜手把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融為一體、落到實處。
如何綜合發揮“四大檢察”職能優勢做好法律監督工作
在全面建設美麗中國的新形勢新要求下,人民檢察院現在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和困難是什么?最高人民檢察院打算如何綜合發揮“四大檢察”的職能優勢進一步做好法律監督工作?呂忠梅委員提出了一系列問題。
應勇坦言,當前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不足,從檢察工作自身來看,在工作理念、能力、力量和機制等方面存在不適應、跟不上的問題。從檢察機關履職相關聯的問題來看,現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是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雙向銜接還不夠順暢。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數據共享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難,執法和司法的標準、法律適用的規范也不盡統一。在生態環境損害和資源保護當中,長期不同程度存在的鑒定難、鑒定貴、鑒定時間長等問題,也一定程度制約著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另外,法律法規制度的供給也有不足。
談及怎樣促進“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加強環境資源檢察工作,應勇講了三個關鍵詞。一是依法一體履職。要發揮體制優勢和組織優勢強化檢察履職。二是依法綜合履職。要在檢察機關內部形成一體履職和綜合履職的協同協調。同時,實現行政機關與檢察機關、檢察機關與其他司法機關綜合履職,形成執法司法合力,提升環境執法司法綜合保護水平。三是依法能動履職。要努力推動治理模式從事后懲治向事前預防轉型。通過個案辦理、類案整治發現背后的普遍性問題,進而通過高質量的檢察建議,制發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等,促進一類案件甚至一個領域、一個行業、一個區域共性問題的解決,從源頭上減少同類案件的反復發生。
如何破解鑒定成本高費用貴周期長等難題
“現有的鑒定機構、鑒定項目等資源不能滿足實際需求,而且鑒定成本高、費用貴、周期長,影響著案件辦理。請問,有關部門對破解這些難題有什么打算和安排?”張軒委員問了一個比較具體的問題。
黃潤秋分析指出,問題的產生主要因為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本身專業性比較強、從業人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鑒定成本比較高、鑒定機構較少導致資源比較缺乏等四個方面原因。他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加強鑒定機構的建設,推動更多案件走簡易評估程序,合理引導、降低成本,完善技術標準。
“司法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破解這個問題,在環境領域司法鑒定管理工作方面形成合力?!辟R榮表示,司法部將重點抓好幾方面工作,包括:務實推進相關立法工作,發展壯大優質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完善鑒定程序和標準要求,加強監督管理和鑒定人能力的建設。此外,司法部還將持續會同環境資源等領域行政執法機關、刑事司法機關完善行刑銜接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數據共享,建立機制,加強法治宣傳工作的力度和針對性,形成全社會共同保護環境資源的合力。
公安部副部長徐大彤介紹說,公安部正在深入研究謀劃,采取多種措施對這些問題加以解決?!翱傮w考慮是堅持系統思維,整合公安機關、行政部門和社會力量鑒定資源,打好標準方法、能力建設、科技創新等組合拳,統籌推進解決。我們將著力打造公安機關檢驗鑒定‘國家隊’,推動建立全覆蓋的專業檢驗鑒定力量,加強檢驗鑒定機構規范化管理,用好外部資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