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我給朋友打款,關你什么事?”10月10日,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區分局碾子溝派出所接到預警信息:轄區居民李女士向一個涉詐賬戶轉賬3萬元。派出所反詐專干蔣蕊立刻聯系李女士,卻得到這樣的答復。
李女士說,轉賬3萬元確有其事,這是朋友找她借的,銀行賬號不是他本人的也沒問題,“我和他認識很長時間了,他不會騙我”。
有著豐富反詐工作經驗的蔣蕊意識到事情沒有這么簡單,于是立即將情況通報給距離李女士最近的碾子溝派出所寶山便民警務站站長董琦,請他見面勸阻。

見面后,李女士告訴董琦,朋友通過微信借錢,但她近期清理手機,聊天記錄已全部刪除。董琦建議李女士給這位“朋友”打個電話補張借條,但李女士卻說對方手機丟了,目前無法聯系,隨后匆匆離開。
“我覺得她有意回避了什么,擔心她再次被騙。”董琦隨后又約李女士見面溝通,并且向她講述了轄區最近發生的電信詐騙勸阻案例——有位居民被騙5萬元,民警勸阻時騙子教她不要給警察說實話,就說是做生意投資。結果,這個居民又被騙了20萬元。
李女士聽后很受觸動,便講出實情。原來,李女士感情生活不順,寄情于網絡。今年9月,她添加了QQ好友“張某”,“張某”自稱在江蘇一家科技公司上班。
在對方每天噓寒問暖、甜言蜜語的攻勢下,李女士陷入網戀。在網上,“張某”不僅承諾要贈送李女士價值不菲的黃金飾品,還說等800萬元的項目談妥,就來新疆找她。“張某”還說心疼李女士朝九晚五的上班,他的公司正在測試一個賺錢項目,想讓李女士通過投資實現財富自由。
起初李女士并不相信,“張某”就讓李女士登錄他的投資賬號幫忙操作。李女士親眼目睹利潤可觀,就湊了3萬元轉給“張某”。接到民警的勸阻電話時,她又按“張某”教的話“應付”民警。
在董琦提示下,李女士向“張某”發送語音通話邀請,對方一直拒接,李女士這才相信自己被騙了。
董琦告訴李女士,騙子可以在其推薦的投資軟件上修改收益金額,目的就是引誘“獵物”投資,等受騙對象把所有錢投進去,“網戀對象”也就消失不見了。
李女士徹底醒悟。她說,要不是民警勸阻,她此時已經走上了借錢投資的不歸路。
警方提示,婚戀交友“殺豬盤”最終目的是騙錢。網絡交友一定要謹慎,“網戀對象”提出網上投資的,都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