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訴前特約調解員張春忠,他那里處置糾紛快!”日前,新疆啟華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彩霞對當事人說。
2021年1月,有著34年法院工作經歷的張春忠從四級高級員額法官崗位上退休,成為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法院訴前調解室的特邀調解員,以及該縣新市路社區專職調解員,從事公益法律服務工作。“耐心疏導、依法調解;用心溝通、以和為貴;貼心服務、方便高效。”10月11日,張春忠向記者介紹調解工作時,深有體會地說:“法律是化解矛盾的最大公約數。”

耐心疏導 依法調解
8月22日,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某企業鏟車司機意外身故,其親屬提出賠償要求,聲稱拿不到錢就不走。張春忠耐心疏導,讓當事人心里有個“明白賬”。他先讓已故司機親屬明白相關費用的領取都有哪些規定,之后促成雙方達成賠償協議。
家住巴里坤縣湖濱小區的王某,其父親四年前去世,母親95歲高齡,家中的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都在外地,雖有經濟上的支持,但不足以支撐母親的看護費和醫療費。王某本人身體不好,無法打工賺錢,生活較為困難。2022年3月,因贍養糾紛,王某將哥哥姐姐們訴至法院。
張春忠得知情況,多方聯系,讓一家人坐在一起。經過近7個小時的調處,達成的調解方案既維護了兄妹親情,又平衡了各方法定贍養義務。如今,王某的家庭成員常坐在一張飯桌前,共憶往事,共敘親情。
用心溝通 以和為貴
2022年,巴里坤縣某煤炭有限公司因拖欠材料款,被烏魯木齊市多家企業起訴至法院,涉及案件多達10余起。
張春忠收到案件后,了解清楚了案件的前因后果。他認為,訴前調解更利于雙方化解矛盾、修復感情。用“以和為貴、互利共贏”為切入點,多次調解,促成某煤炭有限公司與合作單位達成訴前調解協議。該公司負責人曹某某表示:“調解工作既解決了公司難題、節省了訴訟費,又彌合了公司與合作單位的矛盾。現在,大家又能攜手向前了。”
貼心服務 便捷有效
今年2月,巴里坤縣新市路社區居民夏某驅車出門,追尾了一輛出租車。出租車司機提出賠償300元。
“還要三百塊!”夏某的話一出,雙方情緒都激動起來。小事故變成“難纏事”,交通事故變成兩人打官司。
接到案件后,張春忠當即與當事人進行視頻調解。他說,與其爭吵打官司,不如把精力放在工作和生活上。成年人處理問題要理性、務實。張春忠的大實話和貼心服務,打開了雙方心門。當事人都想明白了,接受了調解。
巴里坤縣法院立案庭庭長馮琴琴說:“擔任調解員兩年來,張春忠秉持法律是化解矛盾的最大公約數理念,用‘三心’調解工作方法,化解矛盾糾紛案件達1020起,案值近5億元。矛盾糾紛通過訴前調解解決,既節約了司法資源,又維護了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