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挨家挨戶做工作,這個單元的自來水管道總算可以更新了。”9月22日,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司法局南湖南路街道司法所所長王艷梅告訴記者。
這是一個老舊小區居民常會遇到的問題——自來水管道老化、跑水。這回破損的管道及閥門雖然位于戶外,卻是入戶的二級管道,不屬于公共維護范疇。管道要換,誰出錢成了問題。王艷梅多方協調,達成物業出資500元、單元內6戶每戶出資500元更新管道的調解協議。

南湖南路街道司法所轄區有大量自建房片區,大型商住小區少,物業公司覆蓋率低。
“18個社區里16個社區都有自建房,自建房1242棟里有1232棟是出租房,流動人口數占實有人口數八成以上。”王艷梅說,自建房區域家庭、鄰里、噪聲等糾紛層出不窮。
王艷梅對此的理解是:居民在一處生活,磕磕絆絆在所難免,只要解決好問題就能讓轄區保持和諧安寧。
今年夏天,有人租了一處自建房院落的過道,搞音樂燒烤直播,后因居民投訴噪聲擾民叫停。租金交了一年,租客想退租,房東堅決不同意,糾紛到了司法所。“噪聲擾民該解決,而過道是消防通道,不應作為他用,房東也有過錯。”王艷梅說,經過耐心工作,達成解除合同以及房東退還1萬元房租、租戶將過道恢復原狀的協議。
社會生活牽涉方方面面,司法所要解決的是各類矛盾糾紛。今年8月,一名職業經理人離職,向公司提出給付18天加班費共2.4萬元的要求,公司并不答應。王艷梅巧用“人情”,請來公司老領導給公司管理層和這名經理人做工作,就加班費的計算基礎——基本工資進行合理認定,最終公司給付1.6萬元加班費,當事人滿意而去。
今年3月,司法所建立了“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打造多部門共同參與的人民調解工作室,司法所也致力于提高人民調解員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

9月22日,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司法局南湖南路街道司法所所長王艷梅(左)和南湖南路街道寧苑社區政法委員馬英一起復盤調解案例,總結經驗。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隋云雁攝
“最近和王所長一同調解了一起比較復雜的勞動糾紛,學到很多技巧。”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南湖南路街道寧苑社區政法委員馬英告訴記者,作為一名人民調解員,在實踐中深感人民調解時間短、成本低、效果好,符合居民切實需要。
今年49歲的王艷梅工作25年以來,一直扎根南湖南路街道服務各族群眾,積累了豐富調解經驗。她于2010年被評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2011年被評為全國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干警。“希望基層司法所長年積累的調解經驗能更廣泛應用于居民工作和生活。”她說。
記者了解到,最近,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司法局南湖南路街道司法所在南湖南路街道每個社區都新選聘了2名居民人民調解員,充實人民調解隊伍。最大化發揮人民調解員作用,是司法所努力的方向。
“基層人民調解工作就是為群眾搭建心與心的橋梁,及時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社會和諧、群眾平安,我們就心安。”王艷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