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館就餐時,你遇到過餐具收費的現象嗎?近日,有網友在石榴云12345問政平臺上投訴烏魯木齊市某區多家餐館餐具收費的現象。相信還有不少人遇到過類似經歷,因為此類現象并不只在一地,而在不少地方長期存在,屢禁不止,許多消費者事先并不知情,直到結賬時才發現這頓餐自己不得不為用過的餐具埋單。
在飯店吃飯還必須得買“碗”!這是赤裸裸的敲詐,令人憎惡,但又因其涉及金額不多,大多數消費者選擇了無奈接受,這更助長了商家漁利的氣焰,如此生財之道斷不可取。
這是一種侵權行為。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餐飲服務業向消費者提供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免費消毒餐具是其法定義務。以任何形式或借口強制向消費者收取餐具費,都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不僅如此,因為此類行為不合法,很多時候,商家都以事先“不告知”的方式收費,這也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對此,雖然絕大多數消費者不去較真,但這種利用消費者的寬容牟利的做法,早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受到應有的處罰。
這是一種短視行為。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餐飲消費是其中的重要力量。當前,在促消費、穩增長的大背景下,各地、各經營主體紛紛創新思路,通過發放消費券、提高產品質量、服務品質等方式釋放消費潛力,而一小部分從事餐飲的商家卻以低劣的、不合法的手段“促消費”,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好的體驗,這種做法眼下看商家是獲得了些蠅頭小利,但從長遠來講,不僅不利于提振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不利于創建放心的消費環境,餐館自身也會因此失去以口碑立身,以服務取勝的發展機會。
這是一種有悖文明的行為。我們為什么去餐館吃飯?想必很多人是為圖方便、省事。自帶餐具去餐館吃飯,使用后再自己帶回家清洗,既不符合消費習慣,也無必要。在中國人的餐飲文化中,餐具就該是餐飲場所供消費者無償使用的必備品,物質貧乏的年代尚能如此,物質豐裕的今天更不應該以置消費者“用手抓飯吃”的尷尬境地而強制其消費,這是一個文明社會不該包容的。
吃飯的“碗”非小事。吃飯必須買“碗”,這是哪門子道理!商家將吃飯的“碗”擺正,于己于社會才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