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自治區和兵團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在新疆引發熱烈反響
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兵團工作匯報時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面臨新機遇,要有新作為。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既為新疆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指明方向,也為各行各業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領航定向。全疆各族干部群眾表示,要牢牢把握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戰略定位,搶抓新機遇,展現新作為,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同全國一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加快構建體現新疆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新疆邁上高質量發展的軌道,同全國一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自治區工信廳黨組書記趙曦峰表示,全區工信系統將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安排部署上來,落實到推進工業和信息化建設的各項工作任務當中,圍繞發揮新疆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區位優勢,全力推進“八大產業集群”建設,立足產業基礎,壯大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強化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加快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全力做好企業技術創新、工業園區提質增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等各項工作,努力為構建新疆特色現代產業體系作出更大貢獻。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戰線將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加快培育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和載體,高質量推進阿克蘇阿拉爾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懷柔實驗室新疆基地、光伏材料與電池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書記、副廳長王成說。同時,科技廳還將聚焦“八大產業集群”和特色優勢領域,強化重大科技專項任務部署,加快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強化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實施“天山英才”等人才培養計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揮好科技創新在美好新疆建設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
近年來,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立足新疆資源優勢打造了以硅基新材料為載體,以高端多晶硅為主體,相關循環產業鏈上下游完備的千億級硅基新材料產業鏈。“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企業發展鼓足了信心,也帶來了機遇。”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新說,“我們將加強‘源網荷儲’等國家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科研攻關,在延鏈補鏈拓鏈強鏈上下更大功夫,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努力打造新能源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產業高地。”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高質量發展,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
近年來,昌吉回族自治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保障糧食安全、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做強種業芯片、農業產業化體系建設等方面始終保持全疆領先水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倍感責任重大。”昌吉州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局長王星雷表示,將按照總書記指明的方向前進,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作為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大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力度,圍繞實施農業提檔轉型行動,構建“科技創新和加工基地聚集昌吉、原料生產基地覆蓋全疆、品牌銷售基地輻射全國”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一批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的樣板模式,全力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的典范地州。
自治區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潔表示,新疆各級財政部門將深刻領會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核心要義,面對新機遇,展現新作為,用好南疆發展專項資金、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提升糧食產能專項資金等,持續推動各類專項資金向南疆傾斜,加大對自治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健全資金監管,強化跟蹤問效,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兜牢兜實“三保”底線,以高水平高標準的財政運行推動和保障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自治區水利廳水利工程建設處處長黃紅建說,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水資源的支撐,新疆水利事業正在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穩步發展。
今年,自治區水利廳研究提出了全區計劃完成水利工程建設投資285億元,較2022年增長13個百分點的目標。截至8月23日,全區在建9項重大水利工程年度累計完成投資49.61億元,建成后新增庫容48.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調水供水量達33.61億立方米。在建中小型水庫23座,建成后新增庫容7.47億立方米。
高質量建設核心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從實際出發抓好對外開放工作,加快“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使新疆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新疆要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從實際出發抓好對外開放工作,離不開暢通的交通。”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委書記、副廳長李學東說,“東聯西出,立體化、快速化、高效化的大交通、大開放格局一直都是新疆交通發展的方向。”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如今,新疆對外大通道暢通水平顯著提升,已開通雙邊國際道路運輸線路118條,總數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開通3條進出疆高速公路大通道;加快構建蘭新線、臨哈線、格庫線“三出疆”,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兩對外”鐵路路網格局;全區民用機場達到25個,開通國際航線26條、通達19個國家;“疆電外送”“西氣東輸”通道穩定運營。
8月29日,烏魯木齊海關法規和綜合業務處處長袁江偉在整理別迭里口岸對外開放建設的調研材料。別迭里口岸位于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邊境,自古以來就是南疆對外通商的口岸之一,是新疆通向中亞的咽喉要地。
“加快推動別迭里口岸開通,正是新疆發揮獨特區位優勢,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具體舉措。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指明了方向。”袁江偉說,烏魯木齊海關正結合海關職能,緊扣“一港、兩區、五大中心、口岸經濟帶”和“八大產業集群”等戰略部署,積極促進別迭里口岸對外開放,推動優質農產品準入、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建設等重點工作,保障西向國際物流大通道高效暢通。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建設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示范工程,陸港區目前已形成產業集聚、業務互補的良性發展態勢。
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春雷表示,將不斷增強對外開放的平臺功能,搭建集“物流、貿易、產業、金融、數據”為一體的生態圈,更好服務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和新疆工作總目標。
(記者石鑫,參與記者馬伊寧、謝慧變、蓋有軍、冉虎、劉東萊、逯風暴、陳薔薇,通訊員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