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檢察機關近日開展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操培訓,讓檢察人員“沉浸式”體驗快速檢測:在某污水排放現場提取水質檢測樣品,并使用無人機對取樣周邊環境拍攝勘查;將檢測樣品帶回實驗室,重點對容易影響水質的COD、氨氮等成分進行模擬檢測。
近年來,新疆檢察機關不斷加強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構建業務主導、數據整合、技術支撐、重在應用數字檢察工作機制,以數字革命賦能法律監督。
第十六次新疆檢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不懈加快數字檢察制度體系建設,建立數字檢察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數據一體化管理體系,深化數字檢察應用,助推提升監督質效。
今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成立數字檢察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積極探索和推進數字檢察工作,督促各級檢察機關加大建模力度,擴增應用效能,加快平臺建設,優化組織領導,確保新疆數字檢察工作科學、系統、快速發展。
為解決傳統辦案方式面臨的線索發現難、調查取證難、鑒定評估難等問題,全疆檢察機關公益訴訟部門以科技賦能輔助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不斷提質增效。
阿勒泰地區檢察機關加強科技強檢,今年以來共建成3個公益訴訟快速檢測實驗室,將先進科技與檢察業務深度融合,精準破解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中的實務操作難題。
7月12日揭牌的阿克蘇地區公益訴訟檢驗檢測聯合實驗室,能提供公益訴訟案件涉及的食品、紡織品、工業產品、特種設備、計量器具質量檢驗檢測等技術服務,并為消費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辦理提供專業咨詢、技術指導、培訓支持,有效解決該領域公益訴訟檢察辦案面臨的司法鑒定難題。
伴隨著公益訴訟快速檢測中心在新疆各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地檢察院自主研發檢察數字監督模型,通過數據分析、碰撞,發現治理漏洞或監督線索,通過檢察監督助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今年開展的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中,喀什市人民檢察院調取千余名涉嫌危險駕駛罪人員信息,通過數據模型和相關數據比對篩查,發現38名駕駛人犯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后,駕駛證狀態仍然為“正?!?,隨即向相關執法部門發出類案檢察建議,有效推動完善行政執法與法律監督銜接工作機制。
阿瓦提縣人民檢察院研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類案監督模型,通過分析異常數據,發現違法處置保證金等9條線索,向有關部門發出5份糾正違法通知書、4份檢察建議書,并牽頭協調相關部門制定刑事裁判涉財產執行落實工作機制,從制度和措施上保障財產刑執行監督有效開展。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人民檢察院阿勒泰分院歸納梳理國有財產領域案件特征,建立違規發放薪酬與養老金法律監督特征庫,通過關聯分析阿勒泰地區兩級法院生效判決數據、社保養老金發放數據等,發現案件線索,成功追回違規發放的薪酬和養老金。
從“人找線索”到“線索找人”,新疆檢察機關將大數據理念、方法正確運用到履職監督過程中,真正實現“智慧監督”。
去年,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在辦理一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時,發現犯罪嫌疑人趙某實施犯罪時不滿18周歲,具有認罪認罰、坦白等從輕情節,具備監督考察條件。檢察官綜合考量,對趙某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確定考察期為10個月。
趙某戶籍地在甘肅省慶陽市,其父母均在原籍。為確保趙某的生活盡快步入正軌,檢察官同意趙某父母提出的讓其返回原籍的申請。
在此期間,檢察官利用“首府e檢通”微信小程序,對趙某進行在線幫教和考察??疾炱跐M后,檢察官依托“首府e檢通”在線視頻功能,將不起訴決定告知案件相關人員,并對趙某開展線上教育。
自2022年開發“首府e檢通”小程序以來,烏魯木齊市人民檢察院不斷創新檢察業務功能模塊,為當事人提供便利,為法律監督賦能。
“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智力與科技的支撐。”烏魯木齊市檢察院技術處負責人楊光輝表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如何讓大數據更好地融入檢察工作,更好地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需要在工作中不斷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