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融,城鄉鳥語花香,發展綠富同興……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感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縱覽新疆生態文明建設的顯著成就,新時代踐行“兩山”理念的決心更加堅定,新征程建設美麗新疆的行動更加自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重要的發展理念,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使綠水青山持續轉化為金山銀山。
思想領航,砥礪前行。力度空前推進“烏—昌—石”區域大氣污染協同治理,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久久為功防沙治沙,首次實現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雙縮減”;布局建設風力光伏發電大項目,大漠戈壁變身綠電“藍海”;“一盤棋”治水,讓每一滴水都發揮最大價值……近年來,在“兩山”理念指引下,新疆堅持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綠色版圖接續擴展,天山南北儼然一幅躍動生機的《千里江山圖》。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只要我們在綠色發展上保持定力,創新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就能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穿過歷史煙云,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蔓延,湮沒了盛極一時的絲綢之路;樓蘭古城因屯墾開荒、盲目灌溉,導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歷史的深刻教訓值得深思。如今美麗新疆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但也要看到不充分的發展和發展帶來的副作用在新疆同時存在,生態系統脆弱、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問題挑戰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必須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攻堅克難、全面推進,不斷開創大美新疆建設新局面。
讓“兩山”理念在新疆大地往深處扎根,不斷開創美麗新疆建設新局面,就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準確把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重大關系,系統落實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推動新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要聚焦重點工作任務,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烏—昌—石”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監管,聚焦“雙碳”目標,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要牢記“國之大者”,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事關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高度謀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綠水青山更美,讓金山銀山更大,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含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