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意識要樹牢,平時多學民法典,解決糾紛找法律,自己權益要維護??????”7月13日,托克遜縣托克遜鎮友好社區兩名大學生志愿者打起快板,向納涼居民宣傳新修訂的居民公約,大家都被精彩的表演吸引。
“修訂后的居民公約內容通俗易懂,什么該做,該怎么做寫得清清楚楚,生活中我們也好對照執行。”現場觀眾李阿姨說。
走進友好社區,綠樹成蔭,房屋整齊。社區居委會大院里,立著一面醒目的“居民公約墻”。
友好社區成立僅3年,比較“年輕”。3年前,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社區工作人員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制定了符合民意的居民公約。通過這一成文的載體,定規矩、立良俗、破陋習、揚正氣,推動社區形成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文明新風。
今年年初,友好社區對居民公約進行修訂。經過黨員大會、黨群聯席會議、居民代表大會多番商討后,在公約內容和形式上做出調整。內容上,以原來的愛黨愛國、家風家訓、傳揚美德為基礎,添加公序良俗、法治精神、志愿服務等內容,同時針對居民生產生活、行為習慣、家庭和諧、治安管理等方面突出問題予以明確界定;形式上,將過去的生硬文本改為七字格律的順口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修訂后的居民公約愈加“合身”,經過宣傳,深入人心。
7月12日一早,胡爾善超市老板買買提·海力力到店里清潔衛生,同時更新貨品、更正商品價格。
“新修訂的居民公約要求‘法律意識要樹牢,平時多學民法典’,看店之余我自學了食品安全相關法律知識,警務室民警和社區干部來做法治宣傳時我也認真聽。他們常提到‘做生意一定要合法經營’,我就把學來的知識用到我的生產經營中,像清理臨期食品這樣以前嫌麻煩的事,現在都成了習慣?!辟I買提說。
新版居民公約實施后,友好社區黨支部牽頭,動員社區在職黨員、居民代表、網格員、物業服務人員、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參與宣傳居民公約、監督居民守約情況和勸導不文明行為,讓居民公約從墻上走進居民心里,推動居民自我管理、相互監督。
友好社區推行的“黨員帶頭+典型引領”模式,讓社區黨員干部和居民小組黨員帶頭參與文明鄉風建設,同時,發揮轄區“好婆婆”“好媳婦”“好鄰居”等身邊榜樣,適時組織典型模范上門化解家庭矛盾,調處鄰里糾紛。
“如今,轄區雜物亂堆、不規范停車、違規充電、墻面臟亂、破壞公共設施等現象明顯減少,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意識明顯增強。”友好社區黨總支書記宋肖說。

今年年初,友好社區還建立了鼓勵踐行居民公約的積分管理辦法,通過設立積分超市、發放積分手冊、開展守約典型評選活動,激勵群眾遵守公約、參與居民議事和社區活動。
居民憑借積分可到積分超市兌換禮品和商品,社區每季度還開展一次守約典型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守約典型予以表彰。
社區居民夏依達·阿帕爾平時總把居民公約掛在嘴邊,不斷提醒身邊人遵守公約,積極配合社區各項工作。憑借這些行動,夏依達很快攢下60積分,7月3日,她到積分超市兌換了一個電熱水壺。
“目前,社區通過積分制度已獎勵群眾30余人次隨著居民公約的升級,大家的追求也由爭做‘守約公民’向爭做‘優秀守約模范’升級,大家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友好社區這一工作的推進在全縣具有示范作用?!蓖锌诉d縣委政法委副書記雅各布·庫爾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