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月銘是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向日葵姐姐”工作室負責人。2020年以來,她先后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法治進校園”全國巡講活動表現突出個人,被中央政法委、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五部門授予“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優秀輔導員”稱號。
“對癥下藥”,修復親子關系
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后,廖月銘先后依法對6個家庭的親子關系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睿睿(化名)家就是其中之一。
睿睿是一名高中生。學校放假了,睿睿想讓媽媽來接她回家,但是媽媽無論如何也不同意去學校接她。
廖月銘接到線索后,和學校老師一起來到睿睿家。睿睿媽媽聲淚俱下:她做了各種努力,卻仍無法收獲一個正常的女兒。她倍感無助。
“你的孩子,要的可能不是道理,而是沒有任何條件的愛!你不要擔心,我們一定會幫助你們。”廖月銘輕輕地拍著睿睿媽媽的后背對她說。最終,廖月銘陪著睿睿媽媽一起來到學校。
廖月銘第一次見到睿睿時,怎么也無法將老師和媽媽描述的那個有點歇斯底里的孩子,和眼前這個柔弱、安靜甚至有點膽怯的小姑娘聯系在一起。廖月銘拉著睿睿的手和她聊天,看著她和媽媽一起回了家。
在烏魯木齊市的一家大醫院進行檢查后,醫生說睿睿沒有明顯的抑郁癥癥狀,這個結果讓廖月銘舒了一口氣。
此后每周,廖月銘對睿睿進行家訪,和睿睿媽媽談心。廖月銘還經常邀請睿睿到“向日葵姐姐”工作室,對她進行心理疏導。在廖月銘和工作室成員“對癥下藥”的不懈努力下,睿睿和媽媽終于和好了。

為了更好地普法,從2018年博樂市檢察院成立“向日葵姐姐”工作室以來,廖月銘帶領工作室成員進機關、入學校、到社區、下村隊,全方位宣傳未成年人保護與犯罪預防的法律知識,每年組織線上和線下法治課30余場次,累計覆蓋10萬余人次。2020年,博樂市檢察院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法治進校園”全國巡講活動表現突出單位,廖月銘的法治課也連續幾年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檢察院評為“精品法治課”。
放眼“成長”,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小劉在上中專的時候,因為網絡賭博,半年多就輸了一萬多塊錢。后來,他為找“來錢渠道”而走上了歧路。小劉將該游戲App生成二維碼后,在微信朋友圈中發送帶有該二維碼的宣傳廣告,他人可通過掃描二維碼下載該游戲App并注冊賬戶,成為他的下線。7個月的時間里,小劉在微信朋友圈內宣傳18次,發展一級玩家43人、二級玩家6人,平臺共計返利5萬多元。
案件被移送到博樂市檢察院審查起訴,廖月銘是該案的辦案檢察官。廖月銘至今還記得初見小劉時的情形,他個子高高的,有點害怕,“姐姐,我真不知道這是犯法的,知道我也不敢做啊!”
在調查走訪中,廖月銘了解到小劉平時是個老實的孩子,他是在學校和同學一起玩的時候,參與了網絡賭博活動。也正因為這件事,小劉休學了。
為更好地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深化對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該院擬對小劉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并專門召開了聽證會。聽證會上,廖月銘對案情進行了介紹,聽證員們一致同意檢察機關的決定。
之后,在一年的考驗期里,小劉經常去社區做志愿者,每周和廖月銘通過視頻見面。
考驗期滿,在不起訴公開宣告會上,小劉向廖月銘承諾要重回校園,以后再也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了。
近三年來,廖月銘先后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23人,不起訴14人,附條件不起訴5人,對監護人履行職責不到位的情況制發督促監護令14份。“孩子的成長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我們必須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教育感化挽救每一個涉罪未成年人。”廖月銘說。
抽絲剝繭,維護受侵害女孩權益
一天凌晨2點,廖月銘的手機突然響了。接完電話,廖月銘告訴丈夫,她要趕去公安局介入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臨走前,廖月銘又為熟睡中的兩個孩子掖了掖被角。
在博樂市檢察院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小梅(化名,12歲)回憶了案發經過。小梅說,她聽到敲門聲,以為是外賣小哥,就去開門,沒想到突然躥進來一個人,這個人正是兩年前侵害她而且還拍了視頻的那個人。小梅害怕極了,她大聲呼救,被折返的外賣小哥救下……
廖月銘注意到,小梅的手在輕輕顫抖,她趕忙靠近孩子,握住她的手,輕聲細語地安慰。
深夜的案件討論會上,廖月銘分析:犯罪嫌疑人時隔兩年再次找到小梅,說明他對所做的事情非常在意,完全銷毀當初所拍視頻的可能性不高,要以搜查犯罪嫌疑人的外圍證據,如電子產品U盤、網盤為突破口。在廖月銘的指導下,偵查人員從犯罪嫌疑人的手機網盤里找到了小梅所說的視頻,還發現了另一個女孩被侵害的視頻。
檢察機關以強奸罪提起公訴后,被告人拒不認罪,律師也作無罪辯護。法庭上,廖月銘抽絲剝繭,針對起訴的犯罪事實一一出示證據。終于,被告人低下了頭,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二年。
廖月銘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檢察機關既要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刑事犯罪做到“零容忍”,又要注重保護被侵害的未成年人,切實幫助未成年被害人解決困難,為其點燃希望的光。
中學生莓莓(化名)被父親侵害后,怕別人議論她,一直不敢去學校。在案件調查中,廖月銘了解到莓莓不僅學習成績好,日常表現也不錯,便堅持不懈地對她做工作,耐心勸導。后來,莓莓同意重新去上學了,但她給廖月銘出了個難題:她想離開博樂市,去離家300公里的某學校上學。廖月銘與相關部門反復溝通,終于使莓莓得償所愿。
案發后,莓莓家就靠其母親一人掙錢,撫養莓莓和弟弟,生活拮據。廖月銘又幫她家爭取到了5萬元司法救助金。莓莓悄悄地告訴廖月銘:“姐姐,你是我遇到過的最好的人!”記者了解到,最近三年,廖月銘先后幫助5起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爭取到20余萬元司法救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