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一些傳統迷信活動如算命占卜等,開始借助互聯網技術潛滋暗長,極具隱蔽性、迷惑性和欺騙性。像人工智能看面相、專業軟件看指紋、手機App判斷星座“運勢”等等,網站、小程序、自媒體平臺等渠道都有相關內容。
我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等內容的信息。《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制作、復制、查閱和傳播“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教唆犯罪”等信息。
網絡算命的本質是封建迷信,可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網絡算命根本上是“算錢”,使用欺騙方法,騙取他人大宗財物,網絡算命涉嫌詐騙犯罪,應追究刑事責任。
嚴打網絡算命的騙局。各地相關部門應加大對網絡算命整治力度,對各類網絡占卜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查處,嚴厲打擊打著算命幌子實施網絡詐騙的不法活動,嚴厲打擊以類似方式違規獲取個人信息或實施詐騙等行為,斬斷黑色產業鏈。當務之急,應完善相關法律,把網絡算命納入法律調整范圍,用法治利器鏟除封建迷信的土壤。
打擊網絡算命,關鍵是要釜底抽薪,從觀念上扭轉一些人的封建迷信思想。加強對公眾的教育引導,大力倡導科學精神,注重心理疏導,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讓人們相信科學、摒棄迷信思想。社會公眾要提高自身科學素養,提升自覺抵制和防范迷信活動的能力,不要被網絡算命收走“智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