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平安網訊 “艾主任,我家的小麥全死了,怎么辦!”6月8日一早,輪臺縣阿克薩來鄉月堂村村民艾合買提·亞森就接到了村民吾某的求助。
“別著急,慢慢說,怎么回事?”艾合買提把吾某請進調解室,給他端上一杯熱茶。
這是月堂村“依力克民間調解室”成立4天來,艾合買提接到的第三起糾紛。
艾合買提曾在月堂村當了19年的村委會主任,在村民中不僅有親和力,還有很高的威望。2021年9月退休后,艾合買提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村民排憂解難,化解矛盾糾紛。
6月5日,在阿克薩來鄉黨委、人民政府的推動下,月堂村“依力克民間調解室”正式掛牌成立(“依力克”維吾爾語意為“溫暖、溫情”),聘請艾合買提為專職人民調解員。他不僅積極參與矛盾糾紛調解,還為村里的平安志愿者提供專業指導培訓。

村民玉某和吾某本是多年的好鄰居,最近卻因一次澆水問題鬧起矛盾。原來,去年年底,玉某給自家地(無莊稼的田地)澆水時,不小心將水灌入相鄰的吾某家小麥地里,小麥受凍,致使今年的產量受到影響。
兩人為此事爭執不下,誰也不肯讓步,于是吾某來到民間調解室找“艾主任”,便有了開頭的一幕。
調解過程中,艾合買提引導兩人回憶多年來兩家人和睦相處的溫馨畫面,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侵權編的相關規定給玉某普法。最終玉某自愿給吾某補償500元,雙方達成和解。
一碗磚茶降火氣,一句關心順心氣,一張桌子平怨氣。在艾合買提的主持下,民間調解室逐漸成為阿克薩來鄉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前哨站”。
與司法調解員相比,艾合買提具有鮮明的“草根性”,他和村民們生活在一起,對“東家長、西家短”知根知底,工作方式也更加靈活、更貼近村民。他站出來說理,大家都愿意聽。
“艾主任很熱心,喜歡‘管閑事’,這不,我和我婆婆開玩笑吵了兩句嘴,就被艾主任訓斥說要尊重長輩。”村民阿曼古麗·吾舒爾笑著對記者說。
月堂村黨支部書記吐依洪江·艾散介紹,不久前,阿克薩來鄉黨委積極與輪臺縣委政法委對接,計劃結合現有的“一案一補”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獎勵機制,保障“依力克民間調解室”持續運轉,更好地服務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