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于田縣多部門協作打造群眾“家門口”的護“未”隊
708名未保員守護好村里每個孩子的未來

6月3日一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加依鄉加依村婦聯主席排孜古麗·麥圖蓀拎著一份大禮包朝村委會走去。
10時許,剛走進村委會的排孜古麗就被一群小朋友圍著要禮物。“大家排好隊,慢慢來,都有禮物。”在排孜古麗的指揮下,孩子們整齊有序地排隊等待。
“這是你要的冰雪公主的貼畫。”“這是你的奧特曼卡片。”“這是紅色的發卡。”……很快,一大包禮物發完了。
排孜古麗為什么要給孩子們送禮物?在加依村,除了是村里的婦聯主席,排孜古麗還有一個身份——于田縣人民檢察院聘請的未成年人保護專員(以下簡稱未保員),其主要任務就是守護好村里每一個孩子的未來。
14歲的小山(化名)曾是大家眼里的“熊孩子”,因父母離異導致正在叛逆期的小山無心學習,經常逃學、打游戲并且拒絕和家人交流。去年年底,在一次入戶走訪中,排孜古麗了解到小山的情況后,立即向于田縣人民檢察院反映。為讓小山能夠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排孜古麗自告奮勇照料起小山的日常生活,于田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努斯熱提·阿布杜卡迪則配合學校老師鼓勵開導小山專心學習。在排孜古麗和努斯熱提努力下,最終,小山的學習成績穩步提升。
在于田縣,像排孜古麗一樣,遍布各村、在群眾“家門口”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未保員有708人。
近年來,為破解農村未成年人犯罪時有發生、未成年人保護力量相對薄弱等難題,于田縣人民檢察院選聘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熱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善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村婦聯主席、村干部等擔任村級未成年人保護專員,履行本村未成年人信息動態采集、問題線索報告、補齊監護短板、參與觀護幫教、協助社會調查、化解矛盾糾紛、關愛特殊群體、法治宣傳教育等職責,匯聚成一股專門保護力量。
“未保員遍布各村,凡是村里與未成年人有關的事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這有效解決了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線索發現難的問題。”談起未保員的工作,于田縣檢察院檢察長阿布都拉·買買提明深有感觸地說。
未保員對村里各家各戶的情況較為了解,長期與村民溝通交流,是其助推矛盾化解、促進未成年人家庭和諧的一大優勢。
今年年初,在于田縣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小力(化名)故意傷害案過程中,小力所在村的未保員茹孜古麗·安外爾主動配合檢察機關補充開展社會調查,全面查清了因父母管教不力導致小力性格出現問題,并對小力平時交友不當、逃課、抽煙、喝酒等不良行為多次進行幫教。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既然錯誤已經犯下了,就要盡力去彌補,想方設法把孩子拉回正道。”茹孜古麗全力協助檢察機關向小力父母釋法說理,主動參與調解,經過多次耐心交流,最終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
針對小力的家庭教育問題,于田縣人民檢察院向小力父母發出了督促監護令,并組建了包括茹孜古麗在內的家庭教育指導團隊,積極參與家庭教育指導,及時督促家長接受指導、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并反饋相關情況。同時,她在本村為小力協調提供打掃街道衛生、種樹等志愿服務項目,協助檢察機關完成對小力的觀護幫教。
經過多方努力,小力的家庭氛圍逐漸融洽,生活也逐漸步入正軌。今年4月,于田縣人民檢察院對小力做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
“我們學校的法治副校長就是一名檢察官,她不僅教會了我們很多保護自己的知識,還成立了‘玫瑰姐姐’工作室,傾聽我們的小秘密。”于田縣第二中學學生祖麗胡瑪爾·買提庫爾班說。
2020年,于田縣人民檢察院成立了“玫瑰”未檢辦公室,并聯合公安局、婦聯、民政局、教育局等多部門協同配合,加強于田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實現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的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助推家庭教育促進法落地落實。
“我們的未保員也是‘玫瑰’未檢辦公室成員,他們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宣傳活動中,出新招妙招,采用喇叭廣播、發放彩頁、張貼二維碼等方式開展法治宣傳,成為呵護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主力軍。”阿布都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