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平安網訊“我有事想問問村上的法律顧問。”5月19日上午,記者在墨玉縣喀拉喀什鎮古勒巴格社區采訪時,年逾六旬的霍加阿卜杜拉·麥提尼亞孜老人來社區咨詢。
工作人員上前攙扶老人,有人高喚“美律師”,還有人搬來桌椅板凳。不一會兒,在古勒巴格社區的法治長廊下,一個簡易法律咨詢服務臺就搭成了,這樣的法律咨詢,社區平均每月要接待5次。
正在接受記者采訪的“美律師”是新疆友好律師事務所律師美合日阿依·阿卜杜力江,她也是古勒巴格社區的法律顧問。
“我孫子出去打工了?!被艏影⒉范爬先嗣碱^緊皺,娓娓道來。月初,其孫子因擅長電工,到隔壁村的建筑工程隊幫忙,憑著過硬的手藝,小伙子得到了工程隊負責人的賞識。近日,負責人邀請小伙子加入工程隊,成為固定工人。
“他說雙方有口頭約定。這行嗎?”霍加阿卜杜拉問。
“當然不行?!泵篮先瞻⒁拦麛啻饛汀?/p>
她曾多次參與調解口頭與勞動者約定工資、工時等權利義務的勞資糾紛。“如果雙方只有口頭約定,一旦發生糾紛,由于缺乏書面證據,勞動者往往有口難辯。同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簽訂合同必須采取書面形式?!泵篮先瞻⒁澜忉尩馈?/p>
此時,霍加阿卜杜拉老人豎起大拇指說:“多虧有法律顧問解答,否則送上門的工作就有風險了?!?/p>
老人的感受引起圍觀村民的附和——
“之前我借出去的錢要不回來,是‘美律師’幫忙調解的。”
“每個月2次法律知識宣講,‘美律師’講的都是跟我們生活相關的法律問題,好懂也好記?!?/p>
美合日阿依知道,村民的夸贊是對她工作的認可。
年初,墨玉縣司法局整合執業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人員等資源,美合日阿依與200余名法律服務人才根據村莊規模和實際需求,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形式被聘為法律顧問,將專業優質的法律服務送進尋常百姓家。
近半年來,美合日阿依向村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50余次,代寫法律文書10次。如今,古勒巴格社區村民無論大事小事,都習慣聽一聽“美律師”的意見。
“民法典規定,簽訂合同還需注意違約責任……”趁著圍觀村民增多,美合日阿依忙向村民分發印有其聯系方式的法律咨詢服務卡,并開展法律知識宣講。

“給我一張?!毙』镒影⒉涣四尽ぐ⒉欢伎ǖ聽栆艘粡埛湛?,同時拉著一位中年男子坐了下來?!拔覀冇屑m紛。”阿不力克木說。
2019年,阿不力克木加入了中年男子——阿不都克尤木·買買提托合提的工程建筑隊,從事抹灰工作。工程結束后,阿不都克尤木遲遲未向其發放近2萬元的工資。2022年8月,多次討薪未果后,阿不力克木將阿不都克尤木起訴至墨玉縣人民法院。經調解,阿不都克尤木向其支付了5000元,還剩1.4萬元工資至今未付。
“對這種欠錢不還的人怎么辦?”阿不力克木問。
“你咋這么說話?”阿不都克尤木坦白,其所承包的工程項目雖已完結,但分包商尚未支付工程款,其正在溝通結款事項。
“他要是不給,你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美合日阿依說。前期,法院已對雙方的糾紛進行調解,現欠款方遲遲未支付工資,符合申請強制執行條件。
“我一周內必定支付剩下的工資。”阿不都克尤木承諾。
“如今有了法律顧問,法律對村民們而言,不再是生硬的條文,而是化解糾紛、維護權益的利器?!蹦窨h喀拉喀什鎮古勒巴格社區書記王宏強說。
記者手記
貼近和快捷是記者對“一村一法律顧問”發揮實效的感受。有這樣的感受,除了隨處可見的濃厚法治氛圍外,還有法律顧問精準普法,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專業素養。如今,“一村一法律顧問”正在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相信不久的將來,村民就能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高效、科技感十足的公共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