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2023年5月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41個民族團結教育月。
在這個石榴花開的時節
我們一起聽聽政法干警怎么說
↓↓↓
博湖縣委政法委 納偉鵬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民族團結重在交心,只有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才能守住生命線。對每一個新疆人來說,民族團結就像空氣、陽光,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作為政法干部,我要做顆為民服務的“石榴籽”,以真心真情畫好民族團結“同心圓”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積極作為、扎實工作,用辛勤奮斗的汗水澆灌民族團結之花。
新和縣人民法院 阿迪拉·艾尼玩爾
我要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從自身發力,從點滴做起,堅決以實際行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說有利于民族團結、有利于社會穩定的話,多做有利于民族團結、有利于社會穩定的事;不說傷害民族感情的話,不做不利于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事。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自覺做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宣傳者、踐行者和促進者。
托克遜縣人民檢察院 吐爾遜阿依·外力
2007年,我在山東煙臺讀高中,和兄弟省市的各族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生活,課余時間,我向大家介紹新疆的美景美食、新疆的多元文化、新疆的城市建設、新疆人民的熱情好客,讓同學們都非常向往新疆。如今,我是一名基層檢察院干警,肩負著依法維護社會公平公正,促進社會和諧的責任,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時刻牢記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通過為各族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檢察服務,為推動民族團結事業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疏勒縣公安局 吾拉木艾力·艾合買提
民族團結,在于真情、真意、真抓實干。作為一名警務室輔警,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必須用實際行動贏得群眾認可。在平常工作中,只要群眾需要幫助,我都爭取盡快趕到現場,無論是幫助村民找回走失的毛驢,還是幫助老人修繕漏雨的房屋,或是幫助牧民救活奄奄一息的羊羔,只要能夠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我都很開心,因為我始終認為,我們不管是哪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一家人,我們為各族群眾做的每件事,都是在用實際行動維護和促進各民族大團結。
克拉瑪依市司法局 古麗扎丹
我要自覺發揮好司法行政干警的職能作用,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宣傳,用好微信、QQ等各種媒介,以傳統節日、民俗活動為契機,積極與各族群眾加強溝通交流,通過法律咨詢、以案說法等多種方式,大力向群眾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讓法律常識深植各族群眾心中,增強各族群眾的法治意識,提高群眾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引導各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塔城市公安局 王育捷
我將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貫穿于日常工作中,積極發揮“互聯網+民族團結”新媒體作用,廣泛宣傳民族團結進步相關知識和創建內容,努力將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規知識送到群眾身邊。因為,我深深認識到,民族團結是我們維護國家和平、穩定的必要條件,是推動我們社會各方面事業發展的根本保障,只有團結,我們才有力量克服一切困難,實現國家的強大和繁榮。
青河縣人民法院 綽瓦克
我要在日常工作中切實維護民族團結,處理每一起法律案件時,始終堅持嚴格公正司法,堅決守護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法院判決讓當事人看得懂、無心結、能信服。在具體執法辦案中,我要堅持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精準識別矛盾糾紛、認真考慮當事人的合法利益訴求,準確理解法律條文精神內涵,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我要與同事們一起用司法公正的力量守護民族團結進步,為社會繁榮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
溫宿縣人民檢察院 王澤理
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參加“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為各族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把黨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促進各族群眾強化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律意識。我要積極宣傳黨的好政策,講好民族團結故事,做好釋法解惑工作,引導各族群眾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墨玉縣人民檢察院 玉蓀江·阿卜杜喀迪爾
民族團結不是寫在紙上、說在嘴上而是要發自心底、落實在行動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常盛。我要忠誠履職盡責,立足檢察工作職能,緊握檢察利劍,堅決打擊一切破壞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守護好國家、社會和各族人民群眾的利益,自覺做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維護者,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進者,為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應有貢獻。
瑪納斯縣公安局 張穎
我將立足公安機關主責主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理念,始終堅持“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方針,使公安工作與民族團結工作深度融合,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合理訴求,做好群眾“貼心人”,力爭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工作宗旨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