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16時許,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梨城機場,準備乘機前往烏魯木齊的魏女士向民警求助稱,錢包落在了衛生間洗漱臺,待尋找時發現不見了。從魏女士求助到民警找回,歷時僅17分鐘。看著6000余元現金和證件,魏女士連連道謝。
這是巴州公安局機場分局民警尋物警情處置的一個日常縮影。據統計,今年以來,民警已成功處置尋物警情217起,為287件遺失物品找到主人,挽損約90萬余元,收到表揚信、錦旗等23次。每一次感謝的背后,都是民警看不見的辛勤付出,是一段段警民情深的服務故事。
只因放在“孿生”背包旁,自己的背包被他人誤拿。4月26日23時18分,想起背包里的國有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價值2萬余元的翡翠、玉石平安扣,孫先生焦急地尋求民警幫助。值班民警按照處置流程,經過調查,順利聯系上了同機旅客王女士,雙方各自歸還背包。一場誤會,讓乘機出行的孫先生現場體驗了機場公安民警的真情服務。
“多虧了你們,謝謝!”4月29日,李女士向民警連聲道謝,將一面印有“盡職盡責 為民解憂”的錦旗送到民警手中。4月24日,環鼎商貿特產店經理李女士報警,有旅客購買了價值1376元的特產,在旅客離店登機后,李女士才發現其雖掃碼但未支付。民警認真聽取了店員描述,對起飛航班進行分析,最終鎖定旅客王某,在航班落地后,民警聯系到王某核實情況,通過微信轉賬結付貨款,李經理對民警熱情幫助收回貨款表示感謝。
根據對尋物警情研判分析,旅客最容易遺失的物品有小型手持行李、手提包、手機、證件等。按照遺失物品地點來總結,旅客易在洗手間遺落手提包和手機,而商貿店、餐飲店的收款臺、餐桌是遺失物品的高發區。安檢處是發生遺失警情較多的地方,旅客在接受安檢時,往往容易將個人物品落在置物框中。
民警提示廣大旅客,乘機出行需養成隨時清點行李的習慣,防止物品遺失,造成損失甚至影響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