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需要把一片林地轉變成養殖用地,應該怎么申請?”
“鄰居留下孩子獨自在家,發生火災,把他家幾棵樹和我家房屋保溫層燒了,我能去討要損失嗎?”

正當主題教育如火如荼開展之時,5月18日上午,自治區黨委政法委40余名黨員干部走出辦公室,走進鄉村振興助力示范包聯村——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羊毛工鎮紅雁湖村,融入村民一同開展“建設美好新疆·法治宣傳教育基層行”主題黨日系列活動,為一線各族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在村委會,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向自治區黨委政法委黨員干部咨詢著,政法委的黨員干部認真思考,將書本上的法律知識運用于生活,讓紙上的法律條文得以落地。
新疆法學會專門邀請法律專家為村民講授《民法典》典型案例,自治區黨委政法委黨員干部們則發揮法律專業特長,以案釋法、以法論事,結合群眾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是否被侵權、如何維權、找誰維權等多個方面為群眾解疑釋惑,現場解析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并贈送了多部法律知識書籍。


細致且耐心的講解受到了大家歡迎,村民馬彥萍說:“今天的普法課堂太精彩了!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的黨員干部們真的很用心,為我們講解的法律知識既豐富又貼近生活,平時都能用得上。我會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分享給親友,鼓勵身邊的人都能學法尊法守法用法?!?/span>

普法活動后,黨員干部們來到紅雁湖村稻田中。幾位農民忙著搬運培育好的秧盤,放置在插秧機上,伴隨著一陣陣轟隆隆的機器聲,插秧機來回穿梭,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從插秧機苗盤上滑落,水田很快披上了綠裝。村里的種糧大戶李清介紹說,自機械化作業替代過去“手把青秧插滿田”的方式以來,從育秧到收割,全程機械化作業,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黨員干部們感嘆著科技的賦能、先進農機的應用及作業模式的變化,了解了近年來紅雁湖村利用優質生態資源,以及千畝稻田和美麗鄉村特色,做強農業、活躍鄉村旅游業的鄉村振興戰略,大家積極為鄉村建設、農民增收致富出謀劃策。



鄉村初夏閑人少。當日,黨員干部和村民們一起,手提花種,干勁滿滿地來到村里規劃中的鄉村旅游商業文化街區兩旁翻地種花,美化人居環境,為推進鄉村特色旅游發展、穩步提高農村人均收入添磚加瓦。大家擼起袖子、分工合作,有的翻土挖坑、有的種花栽植、有的充當搬運工……盡管身上沾滿了泥土,臉上冒著汗珠,但大家干勁十足,種花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辛勤勞作后,道路兩旁煥然一新,幾個月后,這里將有成片的油菜花盛放,迎接來往游客。
在驕陽下勞動,在群眾身邊服務,一天的主題黨日活動行程滿滿,黨員干部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干部張瑋表示:“這次主題黨日活動非常豐富且有意義,讓我更加深刻認識到黨員干部就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只有擺正心態,才能沉得下心來,聽得進民聲,更好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