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厲害了,我的一張線索照片,隱患立馬消除了!”5月11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志愿者劉會海激動地說。
兩天前,劉會海通過“益心為公”APP上傳了一張“歪脖子樹”到非機動車道的隱患照片。收到線索后,和靜縣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檢察干警第一時間赴現場調查核實。經調查發現:位于和靜縣團結西路的人行道旁的確生長著一顆“歪脖子樹”,樹干粗大,歪曲斜長至非機動車道上方,且沒有設置反光條等提示語,過往的行人稍不注意就會出現磕碰的情況,安全隱患較大。

檢察干警針對類似隱患開展走訪調查,發現除上述問題外,還存在部分路段電線桿斷裂、樹木遮擋交通標志等7處安全隱患。
和靜縣檢察院對上述案件立案后,與相關行政部門進行磋商,建議相關行政部門對和靜縣轄區內影響行人出行安全的隱患進行全覆蓋排查并消除隱患。

最終,經相關行政部門人員現場研判,對“歪脖子樹”進行了修剪。此外,工作人員還專項排查了電線桿斷裂、樹木遮擋交通指示牌、信號燈等隱患問題,確保道路交通運行安全穩定。
今年5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兩級檢察院經過嚴格篩選,從民主黨派成員、青年志愿者、新聞媒體工作者等社會各界人士中招募了219名“益心為公”公益訴訟志愿者。同時,“益心為公”APP在巴州正式啟用,志愿者可將相關線索通過圖片或視頻的方式上傳至“益心為公”APP上。
“歪脖子樹”一案是巴州檢察機關辦理的首起由公益訴訟志愿者提供線索的公益訴訟案件。
巴州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三級高級檢察官關珊介紹,巴州檢察機關將注重在辦案中根據志愿者專業知識、工作領域等,有針對性地組織志愿者參與到公益訴訟辦案各環節,以點帶面,不斷擴大志愿者參與的廣度和深度,讓公益訴訟辦案更加貼民情、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