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公安工作18年,扎根刑事技術科學崗位11年,阿克蘇地區庫車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技術室副主任李恒麗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利用對微量物證的提取、檢驗、對比等方式,成功破獲了一起又一起大要案。
李恒麗先后榮獲個人嘉獎3次,2019年11月被公安部評為DNA比對能手,2023年被公安廳表彰為成績突出優秀個人。
客觀嚴謹破要案
今年41歲的李恒麗曾是一名醫生。2005年11月,她懷著對警隊的向往,成為了一名獄醫。2012年1月,因工作需要,李恒麗被調入庫車縣(2019年撤縣設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擔任法醫工作,這一干就是11年。
2015年,李恒麗歷時月余,協助自治區公安廳、阿克蘇地區公安局成功完成重大案件近萬余份生物檢材檢驗比對工作;2019年,她對百余件歷史遺留積案生物檢材物證反復評估,逐一檢驗比對,成功破獲買某被殺案和2起性侵積案。

在工作中,李恒麗帶領DNA技術人員立足小案破串案,重點針對“盜、搶、性侵”案件,利用對微量生物物證提取、檢驗比對手段,成功破獲系列盜竊牲畜案、車輛三元催化劑被盜案和惡性強奸案。
在公安部“團圓行動”中,她帶領技術室工作人員,對100余條歷年走失、被拐等疑似失蹤人員信息集中清理排查,對重點線索進行見面回訪,輾轉廣東清遠、河南虞城等地采樣調查,充分利用DNA數據庫比對功能,為10多個家庭找回失散多年的親人。
躬下身子帶隊伍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在工作中,李恒麗注重做好示范、幫扶作用,經常性地開展基層送教、專題培訓、一對一教學等活動。為了使服務達到最佳效果,在下基層之前,她先充分了解基層單位的需要,針對性解決問題和困難。
除了到基層派出所指導幫扶知識外,她還對一些生物信息采集工作薄弱的派出所、警務室開展崗位練兵,并每周進行考核排名,切實提高基層送教培訓的效能。

同時,李恒麗還安排骨干技術人員下沉駐所跟班作業,運用網絡視頻對各基層派出所負責生物信息采集人員進行答疑解惑。
一年來,李恒麗先后為37個基層派出所、26個警務室提供13次技術支持服務。
燈火闌珊守平安
家庭和事業,有時像是一個音節里兩個和諧的音符,有時又像是一塊磁石相互排斥的兩極。
李恒麗的丈夫同樣從事公安工作,2009年結婚至今,每當家庭和事業發生矛盾時,她自然而然地認為家庭應當給事業讓路,“小家”應當為“大家”作出犧牲。

2013年4月的一個深夜,李恒麗的手機突然響起,某鄉鎮發生故意殺人案。
警情就是號令,因家中無人看護睡著的孩子,她將熟睡的孩子叫醒,輕聲說:“媽媽要去抓壞人了,你和媽媽一起去哦!”顧不上孩子的哭聲,她急匆匆抱起孩子趕赴現場。
頻繁的值班、備勤、出現場,加班檢驗比對,李恒麗很少有時間陪伴兩個兒子看一場電影或是去一趟游樂園,這也成為她心中對孩子的虧欠。
2017年1月11日1時許,李恒麗的丈夫趙新寶在民警培訓中心值班時不慎摔倒,當場昏迷。李恒麗得知消息后,快速趕往醫院。因搶救及時,趙新寶第二天醒了,但處于無意識狀態,需要轉到烏魯木齊治療。
當時,家中兩個孩子無人照看,大的每天要上學,小的剛剛滿10個月。李恒麗聯系了在外地的公婆,忍著對小兒子的不舍,帶著大兒子坐上救護車前往烏魯木齊中醫院照料丈夫。

多少個節假日,多少次通宵達旦,作為一名公安戰線的黨員民警,李恒麗總是在關鍵時刻挺在前面、沖在一線,以實際行動勇擔使命、綻放青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