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公安局塔哈其派出所小康社區警務室負責人。
他是眾多社區民警中的一員, 平凡而普通,沒有豪言壯語,更多的是腳踏實地。
2021年9月,小康社區警務室初步設立。為做好轄區企業的服務管理,陳杰積極與多部門溝通協商,建立警企聯動服務站,于每年4月初至11月底入駐園區開展工作,為營造優質的營商環境提供了公安溫度。
陳杰積極探索近年來電詐發案特點,以轄區多發的冒充企業負責人類詐騙、貸款類詐騙和網絡刷單類詐騙為切入點,緊盯務工群體、財務人員和個體工商戶,分批次進行全覆蓋現場宣講,以“先聽宣講后就業”為原則,開展“小班制”“面對面”反詐宣講。
另一方面,陳杰聯合相關部門開辦“反詐課堂”,利用周一升國旗、農牧民夜校、巴扎日等時機,開展常態宣講宣傳。同時,采取一對一的答疑叮囑、觀看反詐短視頻等方式,使宣傳效果深入人心。

陳杰認為,好的宣傳效果源于日積月累的辛勤付出,更要有一支素養過硬的隊伍。通過一年多時間,他發展反詐宣講員隊伍,陸續培養了5名反詐宣講員。與此同時,他在上級公安機關的支持下,延伸打造了實效性和趣味性兼備的反詐體驗館,增強群眾體驗感,確保宣教更精準。
自反詐陣地建設以來,開設宣講課80余堂、線上課120余堂,受教育群眾6500余人次。
“太感謝你了,如果不是你來得及時,我差點就中了騙子的圈套”。3月5日16時許,陳杰在走訪入戶時,發現劉女士正神色慌張地接聽電話,還不時提到“身份證”“轉賬”等字眼。
陳杰敏銳判斷,這很有可能是一通電信詐騙電話。他迅速走向劉女士,發現對方正在引導其開啟手機屏幕共享,陳杰當即打斷兩人交談,接過手機詢問其身份信息。看到屏幕另一端出現警察后,對方直接掛斷了電話。
虛驚一場過后,陳杰結合典型電詐案例,向劉女士詳細講解了電信網絡詐騙的常見手法及防范措施,劉女士及在場群眾對陳杰及時的勸阻、負責的工作態度表示感謝。
“既然當了社區民警,我就必須對社區居民負責。”秉持著這樣的信念,陳杰走遍了轄區每一個角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社區群眾的生活更安全、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