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五一”假期將至,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示:“五一”假期人員大規模的流動可能會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但是造成規模性疫情傳播的可能性小。公眾出行時,要繼續重視新冠病毒感染預防,同時做好其他季節性傳染病預防。
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副主任張燕建議,公眾出行時做好兩方面準備:一是加強出行或旅途中自我健康監測,如發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癥狀時,應及時開展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避免帶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二是密切關注目的地傳染病疫情形勢,有針對性地做好防護準備工作。在旅途中,做好個人自我防護,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佩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可以防止感染者傳播病毒,同時保障健康者免受病毒的感染。”張燕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甲管”期間,國家先后出臺了5個版本的佩戴口罩指引,引導公眾佩戴好口罩,為保護公眾健康、有效防控疫情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最新發布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和新冠病毒危害變化,進一步減少了應佩戴口罩的情形和場景,在保證防控效果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對公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對與公眾生活、工作、學習等密切相關的常見情形和場景,提出應佩戴口罩、建議佩戴口罩、可不佩戴口罩的分類建議。如:公眾處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期間或出現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癥狀時應佩戴口罩;進入超市、影劇院、客運場站等人流量較大或環境密閉、人員密集的區域或場所,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患者、孕婦等特殊人群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在露天廣場、公園等室外場所,或人員相對固定的室內場所和會議室可不佩戴口罩。
“公眾可以根據當地的疫情防控規定,以及個人的健康狀況確定,實現保護個人健康和避免疾病傳播的目標,當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張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