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法律明白人”覆蓋新疆各地基層治理網格,活躍在普法宣傳一線,在法治實踐中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給自家的狗套上嘴籠,在城市里不稀奇,但出現在農村著實讓人意外。4月中旬,記者在博樂市達勒特鎮達勒特村采訪時,看到一條套著嘴籠的狗。
“狗一旦咬了人,我是要負責的。”狗主人李帥說,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宣講時經常說“要管好自家事”。
村村都有“法律明白人”
“村里有個‘法律明白人’,對村民和村集體太重要了。”達勒特村黨支部書記李觀建告訴記者,雖然村民有了用法律解決問題的意識,但對法律的認知還很欠缺。
如何培養一名鄉村“法律明白人”?
2022年,自治區司法廳會同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疆辦公室,自治區民政廳、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制定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鄉村“法律明白人”的遴選對象、基本條件、主要職責、遴選程序、培養使用和管理考核等。
《實施方案》提到,到2025年,每個行政村至少培養3名鄉村“法律明白人”,基本形成培養機制規范、隊伍結構合理、作用發揮明顯的鄉村“法律明白人”工作體系,建立一支素質高、結構優、用得上的鄉村“法律明白人”隊伍。
對此,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嚴把入口關,采取村民自薦、組織遴選、考核上崗的方式,從村(居)“兩委”班子成員、網格員、無職黨員、致富能手、退伍軍人、“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人員等群體中優先選拔培育對象; 沙雅縣以全民普法和守法為重點,探索實施一戶一名“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尉犁縣堅持把熱心普法宣傳、能履職盡責、引領帶動身邊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人遴選為鄉村“法律明白人”。
精準培訓強能力
今年3月,布爾津縣杜來提鄉草原二村陳丹丹拿到鄉村“法律明白人”證書。“通過學習,申請法援、調解簡易糾紛、處理鄰里矛盾都有譜了。”陳丹丹說。
2022年,實施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被確定為當年新疆10個“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至2022年底,我區已完成鄉村“法律明白人”隊伍組建工作,全疆共47000余名“法律明白人”,為法治鄉村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級司法局(所)指導各鄉鎮場,組織“八五”普法講師團講師、法律顧問和司法、行政執法部門專業人員,通過現場專題講座、“云視訊”遠程講解等方式,依托“法治講堂·逢九必講”、村隊(社區)農牧民夜校、“法律明白人”大講堂等陣地和“法治教育基層行”等主題活動,對鄉村“法律明白人”開展法治培訓或輪訓。
阿克蘇地區編印《“法律明白人”宣講手冊》《法律法規200問》《“法律明白人”培訓工程法律法規知識要點》等,依托村法律服務室,廣泛舉行法律法規知識培訓。
和田地區主動與對口援疆的天津市對接,組織2563名鄉村“法律明白人”參加天津市“法宣在線”“法律明白人”網絡學法活動。
各地為考試合格者統一頒發鄉村“法律明白人”徽章和證書。2022年,全疆共開展鄉村“法律明白人”培訓5萬余場次,培訓人數達26萬余人次。
當好普法“領頭雁”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遵紀守法,生活才會美好。”4月12日,在沙雅縣沙雅鎮朝陽社區忠孝老茶館,鄉村“法律明白人”阿迪力·麥合木提為前來喝茶的群眾宣講憲法知識。
阿迪力是忠孝老茶館的負責人,也是沙雅縣首批鄉村“法律明白人”,他積極宣講法律法規、主動調解鄰里糾紛,是全縣44戶“學法用法示范戶”之一。
今年4月是憲法法律宣傳月,我區各地鄉村“法律明白人”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廣泛宣傳憲法、民法典、安全生產、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法律知識,了解群眾訴求,參與矛盾糾紛預防排查和疏導化解,爭當鄉村普法“領頭雁”。
引導鄉村“法律明白人”主動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全力當好法治鄉村建設“五大員”(法律法規宣講員、社情民意收集員、公共法律服務員、矛盾糾紛調解員、基層治理參謀員),是鄉村“法律明白人”參與法治實踐的重要支點。
在岳普湖縣也克先拜巴扎鎮塔勒博依村,鄉村“法律明白人”擔任法治創建“監督員”,監督依法管理、自治協商、法治文化陣地建設、鄉風文明培育、法治創建成效等,鞏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根基,該村被評為“自治區民主法治示范村”。霍城縣積極發揮鄉村“法律明白人”法律援助引導員作用,幫助村(居)民了解法律救濟途徑,實時提供法律幫扶。
“鄉村‘法律明白人’引導更多群眾學習法律知識,提升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能力,基層法治氛圍越來越濃厚。”自治區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張偉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