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蘊縣可可托海鎮“三事分流”促基層社會治理
2019年起,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可可托海鎮探索基層治理“三事分流”工作法,將居民訴求按照“大事”“小事”“私事”進行分類分責處理,“大事”由鎮政府解決,“小事”由村(社區)、駐鎮企業協同辦理,“私事”引導群眾自行解決或尋求市場服務。
近4年來,可可托海鎮共辦理“大小私事”5000余件,完成率達98.5%,受益群眾超過1萬人次。
政府擔當解難題
蘭亭小區污水管道年久老化,經常堵塞,嚴重影響居民生活。2022年年初,文化西路社區召開居民大會,通過“四議兩公開”將此事定為“大事”,上報可可托海鎮政府。
同年3月,可可托海鎮政府經過研究,申請小區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建設項目,投資數百萬元更換了排污管道,對小區路面進行了硬化,對小區環境進行了綠化,對住宅樓外墻進行了美化。
“現在,再也沒有居民反映排污管堵了,真是解決了令人頭疼的大事。”文化西路社區黨支部書記杜學榮說。
小區環境從臟亂差到凈齊好,“三事分流”工作法功不可沒。近幾年來,鎮政府解決旅游、城建、交通、治安、鄉村振興等“大事”100余件,轄區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群眾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社企聯盟促團結
建設東路距離鎮中心較遠,每到冬季,局部道路冰雪較厚,垃圾清運車不能直達垃圾收集點,致使垃圾清運不及時。
文化東路社區“社企黨建聯盟”經過商議,將此事定為社企能解決的“小事”。
社區召集社區干部和平安志愿者10余人,轄區新疆有色工業集團稀有金屬有限責任公司派出1輛鏟車,在社區和企業的齊心協力下,道路積雪清理干凈了,垃圾被及時運走。
“近年來,文化東路社區狠抓社企共治,不僅成立‘社企黨建聯盟’,還建成愛心協會、志愿服務隊、婦女兒童協會等自治組織,通過‘家庭、家風、家教’等活動,帶動越來越多的居民和企業職工走出家門、走出廠房、走進社區,讓‘陌生人’變成‘好鄰居’。”文化東路社區黨支部書記阿麗牙·麥克佰說。
近年來,可可托海鎮各村(社區)聯合駐鎮企業,運用“三事分流”工作法,解決環境治理、房屋租賃、“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等有關“小事”數百件。
群眾互助化糾紛
“冰柜里的7公斤牛肉不見了,我懷疑是張山(化名)吃了,請村委會協調解決。”塔拉特村某民宿經營業主哈某給村委會主任葉爾特斯別克·切爾亞思打電話。
葉爾特斯別克前往民宿了解情況。哈某稱,食物是他買的,不經允許不能吃。游客張山表示,他已經租了民宿,民宿里的物品都是可以用的。葉爾特斯別克采取“背靠背”方式,分別給雙方做工作,建議張山給予哈某適當補償。最終,張山支付補償金450元,矛盾得以妥善化解。
“塔拉特村享受旅游紅利的同時,村民和游客間的矛盾也增多了。我們督促民宿加入酒店民宿行業協會,定期組織業主赴外地觀摩學習,借力崗位大比武評比黨員示范戶,拉近村民和游客的距離,提升塔拉特村旅游品牌影響力。”塔拉特村黨支部書記達吾列提汗·哈泰別克說。
近年來,可可托海鎮各村(社區)組建“幫幫團”4支,由社區牽頭,社區黨員、退休干部、網格員、平安志愿者、樓棟長、熱心人士等成員組成,群眾自治能力顯著提升。
“‘三事分流’工作法進一步促進了政府、社會和居民之間的良性互動,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可可托海鎮綜治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