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興衰系于制,民之安樂皆由治。
自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克拉瑪依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縱深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政府負責 落到市域社會治理全領域
克拉瑪依市“接訴即辦”改革實施以來,持續受理群眾訴求,群眾滿意度達99%以上;市、區兩級重大行政決策事項100%納入目錄,市、區、鄉(鎮)三級黨委政府法律顧問實現全覆蓋;克拉瑪依市在全疆率先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98%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企業和群眾辦理時限平均壓縮74.79%,即辦事項比例達52.46%……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百姓平安幸福,源于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全力護航。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著力完善聯動融合、集約高效的政府負責體制,在推動治理效能向發展動能轉化上精準發力,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駛入“快車道”。通過健全高效協調機制,精簡街道黨政機構,克拉瑪依市統一設置“兩辦四中心”,并制定了“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制度,向街道下放指揮權、調度權和考核權,打造“治理中樞”。
同時,克拉瑪依市不斷健全閉環管理機制,梳理事項清單628項,在12345政務服務熱線平臺基礎上打造市域治理指揮平臺,通過“群眾點單、平臺派單、部門接單、熱線督單、群眾評單”五步閉環流程,實現企業和群眾訴求“一號對外、一號受理”。此外,克拉瑪依市成立了社會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中心,不斷推動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向縱深發展,進一步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司法調解、律師調解和公共法律服務的有機銜接,提高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整體實效。
社會協同 貫通市域社會治理全方位
“加強頂層設計的同時,我們堅持協同共治,健全市域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機制,構建市域社會治理‘大協同’格局。”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在完善市域內黨領導社會組織制度的同時,以創新社會治理為核心,以民生服務需求為導向,通過大力培育發展社會組織、擴大社會組織有序參與、加強社會組織綜合監管等方式,全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克拉瑪依市建立了社會組織服務管理“1+3”政策體系,創建“1+9”社會組織監管體系,積極推動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提供社會服務、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創新“紅新向黨”特色品牌,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在有形覆蓋的基礎上實現有效覆蓋;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社會組織孵化體系,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孵化基地94個。通過平臺孵化、機構孵化、項目孵化等途徑,可以有目的、有重點地培育基層治理和社區建設迫切需要的社區社會組織,助力社會組織健康成長壯大。
“阿姨,最近身體怎么樣?等天氣暖和點了,我們帶您出去曬太陽。”4月7日,忙著給獨山子區第十二社區居民庫阿姨打掃衛生的木力娜·哈德說。
木力娜·哈德是庫阿姨居住樓棟單元的聯戶長,當天,她帶領社區志愿者參加了“先鋒黨小組”老黨員關心關愛服務活動。
獨山子區立足社區存在的問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黨建引領,樓棟治理”為牽引,根據社區情況實際打造“和鄰有約”城市基層黨建項目,這也是克拉瑪依市積極探索以社區為平臺、社區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者為支撐、社區志愿者為輔助、社會公益慈善資源為補充的“五社聯動”社區治理機制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依托街道社工站服務平臺,創新采取“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模式引導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共組建志愿服務隊千余支,為群眾辦實事好事5.2萬余件,開展各類志愿服務5200余場次,服務群眾120萬余人次。
同時,克拉瑪依市積極建立社會組織黨建指導員機制,選派專兼職黨建指導員99名,覆蓋全市167家社會組織。
公眾參與 實現市域社會治理全天候
據統計,2022年,全市平安建設群眾總滿意度達99.5%、群眾安全感達99.66%。這組數據也是克拉瑪依市始終把群眾作為智慧和力量源泉,建立新時代群眾工作路徑,有效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的群眾參與率和滿意度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不斷暢通群眾參與市域治理的制度機制,明確“13+X”協商主體,推動全市城鄉社區協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截至2022年底,全市基層民主協商覆蓋率達100%,居民公約(村規民約)覆蓋率達100%。此外,克拉瑪依市建立“代表聯絡站+N”工作模式,組織人大代表、基層工作人員、居民代表3200余人次參與基層立法、重大事項決定、困難訴求解決。2022年11月,克拉瑪依市長征社區獲得“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榮譽稱號。

同時,克拉瑪依市利用全市15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密切聯系群眾,健全群眾參與的引導機制,推動志愿服務觸角不斷延伸到社會治理各方面,共組建志愿服務孵化組織104支,注冊志愿服務組織435支,參與志愿服務的志愿者達8.9萬人,形成了“處處有志愿組織,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社會氛圍。
克拉瑪依市堅持完善群眾參與的管理機制,注重發揮社區(村)“兩委”班子的作用,推動聽民聲察民情常態化,在社區(村)全覆蓋建立“兩代表一委員”工作站暢通民意渠道,克拉瑪依市四套班子領導干部按照五級示范引領要求,全覆蓋聯點鄉鎮街道、社區村、學校等區域解決群眾訴求,把群眾意見作為加強和改進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的著力點,使市域社會治理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
如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實踐已在克拉瑪依市“開花結果”,幸福、和諧、平安、美好的克拉瑪依正蹄疾步穩邁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