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青春和荒漠戈壁可以兼容嗎?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8萬年輕人為這個時代命題“打了個樣”。他們用一路走來的足跡證明,青春不僅可以和戈壁無縫對接,還能在荒漠中長出郁郁蔥蔥的綠洲。
近期,天山網-新疆日報推出的系列報道——準東開發區里的年輕人,為我們呈現了在荒漠戈壁奮斗追夢的青春群像:已是公司高管的楊培俊,12年間見證了準東開發區從荒無人煙的蒼涼戈壁到生機勃勃的產業新城;從操作工到安全總監的陳飛,曾拒絕了一家企業百萬年薪的邀請,扎根此間11年;2014年來到準東的29歲姑娘胡曉瑞,在這里遇見愛情并組建了幸福小家……他們把火熱的青春播撒在準東開發區1.5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風吹石頭跑的戈壁上長成了一棵棵茂盛白楊。
地處大漠腹地的準東開發區,建設初期條件十分艱苦,風沙大、水質差,冬天異常寒冷,夏天酷熱難耐,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有許多年輕人在這里工作超過10年,并和這片土地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戈壁荒漠如何長出青春綠洲?除了年輕人心懷理想信念,一往無前奔赴的執著之外,更重要的是準東開發區大有可為的發展平臺和充滿溫度的人才環境。
成就青春綠洲的硬核要素是事業發展的光明前景。31歲的余軍說“這里是行業內優秀人才的主戰場”,他的話毫不夸張。一方面,準東被譽為“能源硅谷”,有1300多家與煤電煤化工、新能源等產業相關的企業,一些企業的設備技術還是世界領先水平,這對事業有追求、專業也對口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這樣現代化的產業集群,需要的正是大量有知識、干勁足的年輕人,因此很多年輕人在這里懷才而遇。這種雙向奔赴,將年輕人的事業發展和準東的產業優勢緊密交織在一起,個人價值與產業發展如此同呼吸、共命運,怎能不讓肩負使命、充滿激情的青春繁茂生長?
培育青春綠洲絕非只談理想不談待遇。9年前來到準東的卡哈爾江·吾斯曼坦言,當時吸引他留下的原因是自己剛中專畢業就能有一份不錯的收入,短短幾年,他的工資從最初的一個月4000多元漲到1萬多元。在價值觀多元以及物質極大豐富的當下,年輕人把個人需求作為擇業考量無可厚非,準東開發區沒有忽視這一現實因素,而是給每一位努力向上的年輕人以豐厚的回報。無論是讓優秀基層員工拿年薪的“年薪班長制”,還是配備直升機應對員工突發疾病等緊急情況的人文關懷措施……無一不是地處戈壁的準東,為荒漠中生長的青春供給的養分。
激活年輕人的價值,為他們厚植發展的沃土,準東開發區為邊遠艱苦地區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帶來了啟示,這既是準東自身發展壯大的優勢所在,也是新疆積極推進能源大區向能源強區轉變的戰略使命所決定的。期待更多有擇業困惑的年輕人“風物長宜放眼量”,把目光聚焦開放發展的新疆,因為這里還有很多像準東這樣的夢想舞臺在等著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