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是發展之基、民生之盼。自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克拉瑪依市以“五治融合”為動力,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體系,有效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治引領 筑牢治理基礎
3月4日,星期六。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瑪依塔柯時代廣場熱鬧非凡,由獨山子區新北區街道黨工委指導,第十六社區黨委、瑪依塔柯時代廣場黨支部組織開展的“周六大集市”活動如期舉行。
集市上一派熱鬧景象,琳瑯滿目的商品擺放整齊,群眾絡繹不絕。誰也不會想到,7年前,這里剛建成時,還是個矛盾糾紛多、困難訴求多的地方。
為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激發商圈活力,第十六社區黨委在瑪依塔柯時代廣場網格成立黨支部,通過建強善引領、促發展戰斗堡壘,培優善經營、懂管理“領頭雁”,豐富善融合、激活力組織生活等方式,選優配強支部班子,將市場監管等單位領導納入組織體系。
瑪依塔柯時代廣場黨支部要求黨員亮明身份、踐行承諾、懸掛“黨員示范店”標識牌,讓黨員從自身做起,帶頭遵紀守法、帶頭服務群眾、帶頭維護周邊環境,以“正向激勵”在更高層面實現“心的治理”,提升社會治理“軟實力”。
現在,瑪依塔柯時代廣場的統籌規劃得到落實,眾多知名餐飲企業入駐,依托獨庫公路旅游,已成為獨山子新的消費地標。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抓住黨組織引領社會治理的關鍵要素,著力將健全機制、改革機構、完善體系等基礎性工作由黨組織自上而下“統”起來,提出區域統籌、條塊結合、上下聯動、融合發展總體思路,打造具有克拉瑪依特點的工作模式;堅持為民服務“主航線”,緊盯群眾生活堵點、痛點,由下而上“破”難點,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組織體系,促進基層黨組織向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主責主業聚焦聚力。

法治保障 提升治理水平
“現在開庭……”隨著法槌的敲響,2月24日下午,一場安全生產事故模擬法庭活動在獨山子石化公司熱電廠舉行,各車間職工參加活動。
模擬法庭活動以真實案例為背景,獨山子區人民法院民庭副庭長白新鎧擔任審判長,熱電廠職工扮演審判員、公訴人、書記員、被告人。庭審中,審判長按照審判程序進行法庭調查、舉證質證、被告人最后陳述,在場觀看庭審的職工注意力高度集中。
近年來,獨山子區法院不斷創新普法方式,推動法治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深度融合。近日,該院還在金山路街道第五社區建立“法官工作室”,采取當下流行的“劇本殺”普法方式,由法官擔任主持人,吸引轄區年輕人學法。
為增強居民法治意識,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基層社會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社區(村)法治陣地創建、法律帶頭人培養、矛盾糾紛多元調解、公共安全風險排查等方面,培養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良好習慣,進一步提高基層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2020年,克拉瑪依市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
德治教化 弘揚時代新風
每到周末,克拉瑪依區銀河路街道風云社區格外熱鬧。
這兩天,歡樂烘焙屋、兒童樂園、鄰里連心田等活動室總是擠滿了人。風云社區依托“鄰里樂”活動中心,積極鼓勵居民參與各項活動,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也讓大家感受到濃濃的鄰里情。
風云社區打造的“百姓小劇場”以社區流動舞臺為載體,借助“風之韻”舞蹈隊、“漂亮媽媽”模特隊等群眾自發組織的隊伍,開展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家門口的聯誼歡樂祥和,拉近了居民間的距離,融洽了鄰里關系。
此外,風云社區還通過開展“文明家庭”“最美風云人物”評選活動,深入推進平安創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制定居民公約、村規民約,廣泛宣傳“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組建紅白理事會,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研發個人誠信服務APP“信E玫瑰”,營造全社會誠實守信良好氛圍……近年來,克拉瑪依市以道德建設、民族團結、國家安全等內容為載體,借助各類主題教育和宣講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自治強基 共建和美家園
在克拉瑪依區勝利路街道長征社區,有一支成立25年的義務聯防隊。
1998年,社區老黨員牛如溫帶頭成立長征義務聯防隊,這支由8名老黨員組成的隊伍,默默為長征社區居民服務。現在,義務聯防隊已經擴充成包括“橙色平安”志愿服務隊在內的5支志愿服務隊,人員也發展到300余名,提供公共環境保護、困難群眾幫扶等服務。
“橙色平安”志愿服務隊負責人劉鳳華說,雖然退休了,但大家還是愿意為社區出份力,因為這是大家共同的家。
除了5支志愿服務隊,長征社區每周一、周三召開居民議事會,協商解決居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此外,物社協調會、業委會、紅白理事會等10個自治組織發揮積極作用,引導居民主動參與社區治理。
今年,長征社區居民委員會被民政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稱號。
長征社區是克拉瑪依市在自治強基方面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充分發揮“五社聯動”工作機制作用,組建居民議事會、民情懇談會等議事平臺,全市112個社區(村)全部落實重要事務、重要項目建設、重要資金使用等集體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基層事務決策和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智治支撐 提升治理效能
遇到車輛亂停亂放怎么辦?在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中興路街道北盛社區,你只需動動手指。
北盛社區整合轄區北盛花園、濱湖花園、東濱花園3個小區資源,建成智慧城管大數據平臺,實現“違章建設”等8個吹哨應用場景相關職能部門及時處置。
針對群眾反映的小區車輛亂停亂放等問題,北盛社區開發“一鍵挪車”提醒功能,社區工作者實時查詢占道車主信息,一鍵發送挪車短信或電話提醒車主挪車,通過先提醒服務再執法監督的方式,有效解決車輛亂停亂放問題。同時,利用“貼心城管”手機APP線上服務商城功能,實現維修、搬家和家政等5大類60小類事項24小時物業預約上門服務。
社區有“小”智慧,城市有“大”智慧。
站在克拉瑪依市城市運行指揮中心的大屏幕前,全市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線路、路燈亮燈分布……每一個指標都在實時更新。
一塊屏幕接入多部門基礎數據,實時反映城市運行態勢,是“一網統管”的基本載體。網格巡查發現、12345熱線投訴、110非警情等任務工單全部融合匯聚到“一網統管”平臺,實現“一網受理、一鍵分派”。
目前,“一網統管”平臺已接入住建、市場監管、交通等32家單位業務數據,利用在線數據和智能模型算法等手段,實現城市運行全流程、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務。2022年以來,克拉瑪依市通過“一網統管”平臺在線分派流轉事項工單15.48萬件,辦結15.25萬件,平均每日接單430余件。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加快推進5G、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一窗受理、電子證照庫、電子支付、電子監察等系統逐步實現“一證通辦”“一網通辦”;積極探索“城市大腦”在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發展中的應用手段,積極拓展“一張圖導航智慧城市、一張網助力城市治理、一張表推動基層減負、一個APP聯通群眾”特色場景應用,數字克拉瑪依改革試點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