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第一書記,兩個標簽放在一起非常吸睛。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園林管理局駐米東區三道壩鎮天生溝村第一書記、“訪惠聚”工作隊隊長劉靜雅身上就貼著這樣兩個標簽。2021年,22歲的她懷著忐忑的心情挑起了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的重擔,兩年之后,她被隊友們夸贊有朝氣、有想法、有熱情、有韌勁,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青年人在廣袤鄉村的無限可能。
“訪惠聚”駐村工作已經在新疆開展了多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其中,但是讓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孩擔任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卻讓人耳目一新。我們在為年輕的劉靜雅喝彩時,更要為委以她重任的做法送上掌聲。因為正是這樣的放手和信任,給了劉靜雅在廣闊天地磨礪青春的機會,也讓她的青春歲月煥發出別樣光彩。
在老年人占比高達50%的天生溝村,年輕的“小劉書記”不僅是一道風景,更是讓村莊充滿活力的希望。在工作遇到阻力的時候,她放下自己的小情緒,以真誠的態度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生活有困難的群眾,她想方設法幫其樹立生活的信心;她安排村里的老年人到烏魯木齊市區參觀,感受時代的變遷;為老年人安排義診,提高他們的健康意識……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讓她贏得了同事和村民的認可,對于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人來說,這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價值和成就感。
如果說劉靜雅展現出青年人在鄉村干事創業的朝氣,那么從最近火出圈的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石林鎮三家村黨支部書記張桂芳身上,我們看到了青年人在基層治理中不可小覷的能力水平。這位24歲的姑娘,把自己用墻繪打造的“彩虹村”拍成短視頻為村里引來巨大流量,在她任職兩年間,不僅讓三家村更美更有知名度,還讓村里償還了之前百萬元負債的一大半。“小劉書記”“小芳書記”以及越來越多在基層奮斗的青年人,都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只要給青年人一把開啟能量的鑰匙,他們就能以自己的方式成為希望田野的“解碼人”。
基層需要年輕的血液,而無數青年人的故事已經證明,青春在基層有著極大的“溢價空間”,可以說這是一種雙向需求。呵護這種雙向需求,必須以有力有效的措施形成長效機制。有關部門要解放思想,給青年人充分的信任和期許,讓更多有能力、有作為的青年人走上基層重要崗位、核心崗位,為他們施展才華、實現夢想開通“快車道”。同時,也要以好的待遇保障為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激勵更多青年人在基層一線脫穎而出。此外,基層組織要千方百計為青年人辦實事、解難題,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幫助,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關愛就在身邊、關懷就在眼前,從而發自內心地認為:奔赴鄉村、投身基層,值!
敢于重用青年人,讓青年人在廣闊天地放手一搏,青年人也一定會不負重托,以青春的朝氣、活力、智慧、勇氣回饋社會、回應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