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法律問題、宣傳法律常識、調解矛盾糾紛……從有事找政府轉變為有事找律師,從出門靠老鄉轉變為出門靠法律,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專業的法律服務,這一喜人變化,離不開一項舉措——法律顧問掛點鄉鎮全覆蓋集中“坐診”。
“我們的工資說好過年就能結清,可是到3月份還沒有結清。”近日,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鎮村村民太某等16人因為工資問題來到鎮司法所。
2022年,太某等人在帕某的工地務工,由于合同問題,工程完結后,3萬多元工資一直拖欠,太某等人與帕某為此起了爭執。為了防止事態發展,鎮司法所請來阿圖什市司法局干部艾尼瓦爾·熱合曼。
艾尼瓦爾同雙方當事人了解情況,得知帕某與太某等人簽訂的合同與實際不符,經過調解,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由帕某向太某等人支付1.5萬元工資。
艾尼瓦爾是從業30多年的法律專家,每次接到調解訴求,都會第一時間打電話跟當事人了解情況,認真記錄。雖然是首次“坐診”,但艾尼瓦爾的“坐診日記”已經記錄了很多需要調解的案情。
“我發現基層矛盾最多的就是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通過‘坐診’,總結經驗,調解、普法兩不誤,希望能幫助更多群眾。”艾尼瓦爾說。

“以前有些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去律師事務所不但要花錢,還聽不懂。現在鎮司法所給我們找律師,通過他們細心專業的解答,我知道該從哪里入手去解決問題,感覺很方便,也很貼心。”阿圖什市阿扎克鎮蘭干村村民海力力·孜比布拉說。
今年以來,阿圖什市積極開展法律顧問“坐診”活動,10名律師每月固定1天,分別掛點10個鄉鎮進行集中“坐診”。“坐診”中,法律顧問不僅是矛盾糾紛的“調解員”,還是法律事務的“咨詢員”、法律知識的“宣傳員”、規范村務管理的法律“參謀”。
截至目前,法律顧問“坐診”已解答群眾法律咨詢千余條,受理矛盾糾紛調解案7件,為群眾挽回損失8.1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根據每個鄉鎮的實際情況,安排律師值班進鄉‘坐診’,將法律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打通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阿圖什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科長郭喜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