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報道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博樂市一位名叫孜來地拜克的馕店店主,每天下午把打好的馕往店里一擺,就回家“躺”著收錢了。三年來,賣馕的錢一分沒少過。
從表面看,馕店“無人售賣”,享受的是手機掃碼支付這些現代交易手段帶來的便利,但是真正讓人們心頭一熱的,是店主與顧客之間的誠信互動,以及三年如一日的約定與默契。可以說,孜來地拜克的小店賣的不僅僅是馕,更釋放著誠信與友善的強大磁場。
近年來,“無人售賣”在全國各地并不鮮見,但大多數無人售賣店,都會有監控設備,或支付監督系統,防止顧客不付錢的行為。因此也有人建議孜來地拜克在店里安裝監控,但是被他拒絕了,因為三年來沒有一個顧客不付錢的事實,給了他無條件信任顧客的底氣。無須他律,全憑自律,誠信的雙向奔赴,正是這家“無人售賣”馕店存在的可貴之處。
在馕店“無人售賣”的故事里,還有這樣的小場景:對于一些不習慣微信支付的老人,馕店樓上、隔壁的店鋪老板,會幫“躺”在家里的孜來地拜克代收現金。鄰里間的互助,不僅保障了馕店正常運轉,也幫助老年顧客順利買到了馕。這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卻極大程度折射著人與人之間的友善與美好。
“無人售賣”馕店的價值,還在于它體現了誠信、友善的價值,有效降低了人們維持生產生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從而實現更大的效能。孜來地拜克準備利用不必守店的時間,種地養牛、學駕照,去實現更多的人生可能,這是因文明水位提升而降低人生成本的最好例證。
誠信、友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之所以崇尚并努力踐行這些美德,是因為在充滿誠信、友善的社會磁場中,我們每個人都能坦然自若,不會在“踩雷”“掉坑”時感到恐懼,也不會在困難時感到無助和孤獨。而這正是我們凝心聚力,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持續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