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兩會將至,地力木拉提·艾斯木吐拉更忙了。
地力木拉提是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血管外科中心乳腺外科主任醫師,現在他又多了一個身份——全國人大代表。

作為醫生,白天問診、做手術;作為人大代表,他不斷完善意見建議,回應群眾訴求,暢通民意表達。
首次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參加全國兩會,地力木拉提關注的重點是什么?
“還是和醫療保障水平相關,重點圍繞腫瘤早篩早治,進一步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地力木拉提說。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地力木拉提的建議著重放在如何使腫瘤患者生存率提高15%。“怎么提高?一定是在早期篩查上下大力氣。一個是健康體檢、一個是健康科普。”地力木拉提說,特別是在健康科普方面,一定要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去宣傳。
在前期調研中,地力木拉提對于采用互聯網大數據平臺進行患者后續診療服務進行了全面了解。他說,在后疫情時代,整合現有醫療資源,建設醫療資源共享線上平臺非常重要。基層醫療單元作為服務終端,通過開展線上醫療服務和遠程就診,可以有效提高醫療效率能力,健全基層醫療服務保障體系。
“我和病患打交道多,能成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我要把他們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上去。”地力木拉提說。

醫療水平的提升,離不開醫療體制改革的推進,其中,醫療人才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也是地力木拉提關注的重點。他說,醫學領域的創新發展,關鍵是人才。高層次醫學人才是推動學科整體實力提升的核心力量,是實現醫療系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地力木拉提認為,應該從完善選拔人才的工作機制方面入手,對人才評價更注重行業引領和臨床實踐,打破編制、文章、頭銜等對人才的限制,促進中青年人才關注醫學前沿,以解決臨床問題為核心開展研究和實踐創新。
“這需要人社、衛生、財政等多個相關部門協同行業組織打破壁壘、共同發力,不拘一格降人才,促進醫學人才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協調增長。”地力木拉提說。
記者手記
讓生命更有“溫度”
地力木拉提·艾斯木吐拉很忙,工作時,手術室和病房兩頭忙。也正是因為與病患接觸多,讓他對醫療改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觸。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醫療保障制度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生命健康、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緊密相關。
病人的訴求是什么?群眾就醫的難點在哪里?醫保系統還有哪些工作需要改進?在一次次問診和與病人的交談中,地力木拉提都將問題記在心頭,形成建議。
地力木拉提說,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服務人民,理應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與人民群眾保持緊密聯系,做到下情上達、上情下達,當好黨和國家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