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好意思,我以后一定管好孩子,不在房間吵鬧。”李女士不好意思地說道,并向王大爺道歉。
2月25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一小區,王大爺像往常一樣早早休息,樓上李女士家中叮叮當當的響聲讓他無法入睡,便帶著怒氣去樓上討要說法,一番爭論無果后,王大爺向民警打來求助電話。
為避免矛盾升級,博湖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蘆花警務室警長巴金歌當即聯系社區干部一起來到雙方當事人家中進行調解。
巴金歌和社區干部耐心傾聽矛盾雙方的觀點,客觀分析糾紛產生的原因,巴金哥建議李女士可以在地板上鋪海綿墊,減輕噪音。社區干部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勸王大爺體諒李女士帶孩子的難處。經過溝通勸導,李女士當面向王大爺道歉,并表示今后一定注意,王大爺也表達了對李女士的理解和原諒。
從發現矛盾到化解矛盾用時不到一小時,高效的調解得益于博湖縣公安局在“警網融合”方面的探索。

為進一步推動警務工作和社會治理網格深度融合,博湖縣公安局將警務力量與社區干部結合,著力解決居民的煩心事、鬧心事,真正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如今,博湖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升級打造了5個標準化警務室,以居民住宅為“觸角”,全力構建多元化調處矛盾、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的“警網融合”新模式,切實做到“宣傳防范無死角、服務群眾零距離”。
在縣城內,時常能夠看見“警察藍”和“志愿紅”一同走街串巷,利用日常走訪巧解鄰里“小矛盾”、化解安全“小隱患”、守好網格“小事情”。

轄區居民黃禮仁說:“現在治安越來越好,我們不僅能學到反電信詐騙知識,還能及時咨詢解決問題,為他們點贊!”
“在這種模式下,許多社會治理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城鎮派出所所長周廣春介紹,“警網融合”將民警“懂法”優勢和社區干部“人熟”優勢相結合,民警與社區干部保持24小時聯動,讓警務工作從“被動接警”向“主動處警”轉變,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警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