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哈薩了自治州尼勒克縣胡吉爾臺鄉的村民提起“奶茶調解室”都贊不絕口,有什么矛盾糾紛喜歡去那里尋求幫助。
“奶茶調解室”是尼勒克縣人民法院胡吉爾臺人民法庭打造的特色調解室。
1月27日一大早,艾某找到胡吉爾臺人民法庭庭長葉爾蘭·奴爾波拉提,說起自己的一件煩心事。
原來,2017年5月,阿某承包了艾某的540畝草場,承包期10年,承包費5.5萬元,簽訂合同的當日,阿某向艾某支付了全部承包費。2022年10月,艾某要求收回草場,但阿某不同意,雙方產生糾紛。
考慮到雙方是同村村民,為盡快解決糾紛、修復關系,葉爾蘭將艾某、阿某約到“奶茶調解室”。葉爾蘭和書記員木拉提江·巴哈提江與艾某、阿某圍坐在炕上,大家邊喝奶茶邊交流,艾某和阿某漸漸從劍拔弩張轉變為平心靜氣。最后,雙方達成調解協議,阿某同意解除合同,艾某向阿某返還2萬元,雙方握手言和。
“我們本就認識,因為這事鬧翻,我心里也不好受,以為還要打官司,沒想到3個月沒談妥的難題,現在2個小時就解決了。我特別高興!謝謝你!”事后,艾某向葉爾蘭道謝。
胡吉爾臺人民法庭將民俗文化融入調解糾紛中,打造特色調解室“奶茶調解室”,將司法所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人員以及村干部、“五老”人員、鄉賢等熟悉當地群眾、了解民俗習慣和風土人情的人員納入調解員隊伍。與當事人聊民俗、擺事實、講法理,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讓當事人放下思想包袱,傾吐不快、互諒互讓、消除隔閡、達成共識,快速化解糾紛,減輕群眾訴累,實現案結事了人和。去年以來,“奶茶調解室”化解糾紛189件,調解率達90.86%。
“過去村民有糾紛就大吵大鬧或者上法院打官司,現在村民的矛盾在‘奶茶調解室’就能及時解決,法官還經常上門服務,開展普法宣傳和法律解答,鄰里關系越來越和睦。”胡吉爾臺鄉鐵爾斯托干村黨支部書記阿克木江·吾魯斯拜說。
伊犁州直兩級法院持續優化人民法庭布局,圍繞“一庭一品牌、一室一特色”,設立人民法庭26個,在村(社區)設立法官工作站332個,在4A、5A級景區設立旅游法庭14個。結合當地特點,因地制宜打造“氈房調解室”“江格爾調解室”“老法官說法調解室”“金融調解室”等特色調解室12個,培養了一支懂法律、知風俗、善調解的“草根”調解員隊伍,實現訴調對接平臺網格化管理,做到哪里有群眾,司法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去年以來,26個人民法庭共化解矛盾糾紛7196件,調解成功率達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