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近日,塔城地區額敏縣公安局破獲一起系列詐騙案,犯罪嫌疑人吾某利用微信朋友圈發布虛假信息,14名群眾上當受騙,涉案金額7萬余元。
1月12日,額敏縣公安局接到群眾瑪女士報警,稱其在微信上買東西時被騙了1萬元錢。
瑪女士說,大概在2022年10月到12月期間,自己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條廣告——“低價出售哈薩克族風格飾品、衣服、餐具、地毯應有盡有,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加我微信?!爆斉繏叽a添加對方為好友并購買一些生活用品,最小的一筆100元,最大的一筆4000元,前前后后買了1萬多元的東西。
錢付了,貨卻遲遲沒有見到,發信息詢問,對方就以物流受阻、天氣、疫情等理由推諉搪塞。
今年1月,瑪女士再次發信息詢問,對方支支吾吾尋找理由推脫,最后更是直接將瑪女士拉黑。1月12日,發覺上當受騙的瑪女士連忙報警。
接到報警后,額敏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立即展開調查,發現居住在新源縣的吾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后經審訊,吾某對詐騙瑪女士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審訊過程中民警還發現,吾某的微信錢包記錄里有多筆可疑入賬信息,并且還有人在微信上詢問發貨事宜,懷疑吾某存在其他犯罪事實沒有交代,于是進一步深挖。最終,在證據面前,吾某供述了自己的其他犯罪事實。
原來,瑪女士只是被吾某欺騙的眾多被害人之一。
據了解,犯罪嫌疑人吾某今年25歲,之前在克拉瑪依市的一家酒吧內做銷售員,掙得不多但平時花錢比較大手大腳,生活拮據時她冒出了詐騙掙錢的歪點子。
2022年1月,她將自己偽裝成一名微商,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里發起售賣物品廣告。很快,一名尼勒克縣的牧民找到了她,欲購買一些生活用品。一番交流后,以1.13萬元成交。第一次行騙就“收獲頗豐”,這讓她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為了行騙,她除了自己的微信號外,還從朋友那里借來5個微信號發布虛假信息。而為了擴大自己的“知名度”,她通過發紅包等方式請人幫忙轉發虛假信息。一年多的時間里,14名群眾接連被騙,涉案金額7萬余元,被害人遍布額敏縣、尼勒克縣、新源縣等8個縣市,騙來的錢已經被她揮霍殆盡。
“吾某詐騙的對象全部都是牧民,她利用牧民進山放時牧手機信號差,和被害人打時間差,并以各種理由蒙騙被害人,導致絕大多數被害人未察覺被騙,除瑪女士外無一人報警?!鞭k案民警阿扎馬提說。
目前,犯罪嫌疑人吾某已被額敏縣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核實及追贓挽損工作正在進行中。
警方提醒:詐騙套路千變萬化!要記住網絡購物盡量選擇信譽較好、證照齊全的大型電商平臺,同時盡量有第三方支付作為保障,避免直接交易,防止上當受騙。此外,收快遞時一定要當場驗貨,在快遞員或監控下拆箱驗貨,察覺不對馬上拒收,保留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