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征集活動公布了評選出的50個優秀故事,“馬背少女”馳娜爾、“背景太假哥”劉元杰等4位新疆青年的故事入選。提起這4位青年網民,或許我們在刷短視頻時都看到過,作為“網紅”,他們自然少不了網絡流量;而作為“好網民”,他們從眾多“網紅”中脫穎而出的原因值得好好探究一番。
在網絡時代,青年是網民的主要構成群體,他們被稱為“網絡原住民”,熟悉網絡環境、了解網絡傳播規則,是網絡文明建設的有生力量。“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征集活動舉辦數年來,我們看到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青年網民,充分利用網絡傳播優勢、結合自身專業特長,普及科學知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性開展輿論引導、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為在線上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構建清朗網絡空間、共建美好精神家園不斷添磚加瓦。在網絡與現實生活交織越來越緊密的當下,這些“好網民”們向上而生、向善而為、向美而行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不僅是贏得網絡流量的“密碼”,也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內容。
有人說,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網絡時代,能不能“紅起來”全憑運氣。不可否認,網絡時代時不時會出現“一夜成名,火爆全網”的幸運兒,但從“網紅”再向“好網民”進階,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偶然現象的背后都有必然因素存在,那些人人心中都尊崇、認可的真誠、勤勞、善良、有擔當等優秀品質才是一個“網紅”能否“長紅”的關鍵。如果說突然火爆的“疆域阿力木”劉元杰,“爆紅”是因為網友“玩梗”,那么他持之以恒地踏實做事,堅持初心為鄉親們拓寬增收之路,則為走紅之后持續不斷地吸引流量和關注奠定了基礎;同樣,馳娜爾憑借在巴里坤草原上策馬奔馳一躍而紅,在隨后的日子里,她堅持拍攝哈薩克族的幸福生活、宣傳美麗家鄉,在粉絲數量迅速增長的同時,也讓更多人領略到了新疆的無窮魅力。反之,也有費盡心思策劃炒作的“網紅”,即使同樣是在新疆美景的加持下,卻因為一味炒作迷失了方向,很快就“人設翻車”,導致被網友排斥,泯然網絡矣。
一德立而百善從之。網絡空間更像是現實社會的擴音器,各種聲音都可能會被放大,在嘈雜的環境中,需要以網民帶動網民,講好中國故事,將崇德向善的聲音傳得更廣、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在新疆各族群眾追求幸福生活、實現自我價值的進程中,正發生著無數體現真、善、美的新疆故事,再加上新疆自帶流量的風土人情給這些故事增添了魅力值,期待有更多“好網民”解鎖“流量密碼”,將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美好新疆推介給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