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彈指一揮間,對一群人而言,這條蜿蜒曲折的天路就是與孩子們約定的見證。

位于喀什地區葉城縣雪山深處的西合休鄉,地處喀喇昆侖山脈,自然環境惡劣,道路險峻,從縣城至西合休鄉全程127公里、60多道“拐子”彎,要橫跨昆侖山脈,翻越海拔3500米的阿卡孜達阪,還要克服積雪、結冰路段的影響,是新藏公路最險峻的路段之一。
在雪山深處,每年學校放假或開學時,都會有在縣城就讀的200余名學生往返,恰逢路面解凍期,路況極其復雜,路上車輛繁雜,非常危險。
2008年,葉城縣公安局決定每年在孩子們開學和放假的時候,從交警大隊挑選一批骨干民警,組成一支特殊的“護學隊”,同時聯動交通、教育等部門協調來大巴車,護送孩子們從縣城至西合休鄉安全往返。
這一送,就是整整15年。

2月15日16時,“護學隊”成員、交警大隊民警何海東提前來到“護學隊”車輛集結地,開始對車輛進行安全檢查。發動機艙、輪胎、座椅、安全帶、擋風玻璃……每一處都需要仔細地檢查,確保車況良好、性能安全。

2月16日清晨8時,民警何海東和亞森江·買買提帶領“護學隊”開始由葉城縣城向西合休鄉進發。
在蜿蜒陡峭的公路上,路旁就是懸崖絕壁,車隊一路謹慎駕駛。“護學隊”采取由一輛警車帶道,另一輛警車收尾的方式護送,遇到急彎鳴笛示意對向來車,以確保整個車隊的安全。127公里的路程,海拔由1300米陡升至3500多米,每到一處結冰路段,“護學隊”都在何海東的指揮下,低檔低速前行。
11時,車隊安全通過海拔最高最險峻的路段。12時許,經過近4個小時的跋涉,“護學隊”安全抵達西合休鄉學生集合點。

等候的學生早已排起了長隊,孩子們見到民警紛紛揮著小手打招呼:“警察叔叔好!”亞森江·買買提微笑著一一回應,上前幫孩子們把行李放到車上。
孩子們集結完畢后,按照分工,何海東和同事駕駛警車在車隊前方開路,而亞森江·買買提則在大巴車上照顧孩子們。

雪域高原,“護學隊”帶著孩子們出發了。經過連續復雜的道路后,車隊到達一段“搓板路”,由于過度顛簸,何海東通過對講機發出安全預警,提示車隊慢行。這段平均海拔3500多米、有50多公里的“搓板路”,路面浮土有10多厘米厚,一下車就能埋到腳脖子。行至險峻山路,車輛一邊緊貼絕壁,一邊面朝懸崖,駕駛員必須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


途中,大巴車上,一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開始了。
“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糾紛了該怎么辦?”“接到陌生來電或者未知短信,提示繳費,我們該怎么辦?”亞森江·買買提通過提問和游戲的方式為孩子們講述法律常識,同時提醒出行注意事項,引導大家遵守交通法規,確保安全出行。

18時,車隊安全抵達縣城學校。孩子們揮手和民警們不舍告別。
“孩子們,好好讀書,認真學習,等到放假了,警察叔叔再來接你們回家!”臨行前,民警和孩子們做好了下一次見面的約定。

時光因愛而恒久
人生因愛而溫暖
這份持續了15年的愛
將隨著綿延起伏的昆侖山
傳遞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