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近日,犯罪嫌疑人陳某被公安機關取保候審。
“我原本可以靠跑出租車讓生活好起來,只因一時貪念,成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幫兇。”在面對公安機關的訊問時,陳某表達了悔意。
“警察同志,快幫幫我,我被騙了30多萬元……”2022年底,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哈密公安處接到受害人李某的報案。
經查實,受害人李某此前接到一通自稱是“京東金融客服”的電話,對方以身份信息需要修改為由,誘騙李某通過手機操作,將30萬余元分兩次轉入4個賬戶,待李某反應過來時,對方已將李某的手機號拉黑。
哈密公安處刑警支隊接到警情后,立即開展偵破工作。民警斷定被騙資金經過多次轉賬,轉入了他人賬戶,遂連夜對近千條資金流水仔細梳理,最終確定了受害人資金的最后流向,并通過收款賬戶鎖定嫌疑人陳某。
“線索顯示他最近一段時間都在貴陽。”確定了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和位置后,刑警支隊派出民警前去抓捕。
1月9日,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顛簸,偵查民警抵達了遠在2000多公里外的貴陽市。民警立即前往當地公安機關對接,確定陳某可能藏匿的區域。
“那邊只能靠走路,車子過不去。”一名當地的出租車司機說。原來,陳某的老家地處深山,交通極為不便,偵查員只能步行進入深山實施抓捕。3個多小時的跋涉,偵查員歷盡辛苦來到陳某的住處。
“走,進去看看。”一座看起來已經沒有人居住的小院映入了民警眼簾。推開院門,緊鎖的房門讓民警心頭一顫,“不住在這里了?”通過對院落的巡視,民警的心又涼了一大截,院落也是多年無人居住的模樣。
“我是他的鄰居,你們找誰啊?”此時一名年近70歲的老人恰巧路過并詢問民警。老人的出現又讓民警燃起一絲希望。
“他前幾年就進城去開出租車了,你們去城里找他吧!”得到了這一線索,民警馬不停蹄趕往貴陽市區。
1月11日,民警迅速與陳某所在的出租車隊取得了聯系,“小陳就在這附近拉客。”一名與陳某相熟的出租車司機說。
偵查民警記下了陳某駕駛車輛的相關信息,決定在其可能出現的區域“守株待兔”。經過一天一夜的守候,陳某駕駛的車輛終于出現在了民警的視野當中。
“車牌號對上了,就是這輛車。”偵查民警攔停了陳某駕駛的出租車,警察的突然出現讓陳某措手不及,一副冰冷的手銬已經戴在了他的手上。
陳某交代,其在2020年底打工時,偶然聽到工友說用銀行卡給別人轉賬就能賺取一定的“好處費”,還“不會有任何風險”。因為當時自己欠了外債著急還錢,身上又沒有錢,便想通過這個辦法賺快錢。
陳某隨即通過微信聯系上了之前一起打工的工友,工友給他推薦了一個“貸款專員”的微信名片,在添加了“貸款專員”的微信后,陳某隨即與對方談好價錢,前往商量好的地點給對方提供了自己的銀行卡。
此后,陳某以“出借”銀行卡的方式賺取“好處費”8000元,但剛嘗到“甜頭”,便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偵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