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
2月14日10時許,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阿克蘇邊境管理支隊破城子邊境檢查站接到報警求助,稱牧區一名一歲半的幼兒高燒不退,家長冒雪駕車前往70公里外的醫院。因大雪封山,5個多小時車輛僅行駛了15公里,后車輛出現故障無法行駛。
接到求助電話,民警駕車向山中行進。途中,遇到雪厚難以通行的路段,民警便下車用鐵鍬鏟、用手刨,開辟出一條通道。2個多小時后,警車艱難行駛了20多公里后接到了高燒的幼兒。
14時57分,民警將幼兒安全送到了醫院進行救治,目前,幼兒已無大礙。(王舉南 單文兵)
法治速遞
中央網信辦:1月,指導全國各級網信舉報工作部門、主要網站平臺受理網民舉報色情、賭博、侵權、謠言等違法和不良信息1321.8萬件,環比下降9.6%、同比下降10.3%。(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微信客戶端)
最高法:2月15日通報,2022年訴前調解成功案件達895萬件,同比增長46.6%,平均每個工作日有5.4萬件糾紛在線調解,每分鐘有75件案件成功化解在訴前,每2.2個調解案件中有1件通過遠程視頻方式開展,“指尖上的調解”新模式惠及更多境內外當事人。(最高法網站)
最高檢:2月15日通報,2022年起訴暴力犯罪人數為近20年來最低,嚴重暴力犯罪起訴人數占比由1999年25%下降至2022年3.9%。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輕罪案件占85.5%。群眾安全感指數由2012年的87.5%上升至2021年的98.6%,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犯罪率最低、安全感最高的國家之一。(最高檢網站)
最高檢、人社部:2月15日追授曹艷群同志“全國模范檢察官”稱號,號召全體檢察人員以曹艷群同志為榜樣,全面提升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質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最高檢網站)
公安部:2月15日公布“斷號”行動十大典型案例,要求保持對網絡黑產違法犯罪活動的高壓嚴打態勢,進一步加大“斷號”行動工作力度,緊盯關鍵環節,采取有力舉措,維護網絡秩序和群眾合法權益,營造安全、清朗、有序網絡空間。(公安部網站)
市場監管總局等4部門:近日聯合發文,部署2023年春季學期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明確中小學校、幼兒園原則上不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學校周邊不得設置售煙、售酒網點。確需設置的,不宜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市場監管總局網站)
政法動態
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經過評選,發布一批一站式建設優秀改革創新成果。其中,新疆法院1個一站式建設優秀改革創新成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人民法院:打好“工農”組合拳 “三進”強基見成效》上榜。(新疆高院)
2月15日,自治區公安廳黨委召開2022年度民主生活會。自治區副主席,自治區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陳明國主持會議并講話,自治區民主生活會第一督導組組長帶隊到會指導。(平安天山)
平安新疆
基層政法| 2月15日,烏魯木齊市召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推進會,要求市屬成員單位和各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要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從個性問題和突出問題中汲取教訓,從共性問題和類似問題中總結經驗,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石榴云/新疆法制報)
隊伍建設| 2月15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人民檢察院與伊犁師范大學檢校合作共建協議簽約儀式暨法律碩士專業實踐基地和產學研(實習實訓)基地揭牌儀式在伊犁州人民檢察院舉行,攜手促進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深度融合。(伊犁州人民檢察院)
平安建設| 2月12日,和田地區民豐縣人民檢察院、公安等部門聯合開展“護蕾行動”專項排查整治行動,查驗各娛樂場所的營業執照、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是否在顯眼位置張貼“未成年人禁止入內”標識、是否存在未成年人消費等情況。結合日常辦案,現場說法,強調經營單位要樹立守法經營、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等意識,助力市域社會治理。(和田日報)
審判執行| 近日,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出租個人銀行卡、電話卡幫助電信網絡犯罪分子接收資金而獲刑的案件,涉案銀行卡流水金額3115萬余元。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被告人馬某因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違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繳。(石榴云/新疆法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