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歐班列回程貨物分撥中心、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基地、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類似這樣的國字頭項目頻頻出現,令人為之一振。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推進,新疆已經從相對封閉的內陸,變成了對外開放的前沿,在國家發展戰略全局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國字頭項目的部署,正是新疆在國家發展戰略全局中重要地位的顯現,也說明國家對新疆的發展越來越高度重視。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視察時指出,要把新疆的區域性開放戰略納入國家向西開放的總體布局中。國字頭項目的部署,正是新疆高站位謀劃發展和未來的表現。
瀏覽報告,可以看出,這些國字頭項目涵蓋從能源資源開發到科技創新,從交通物流到對外開放平臺,搭建起了新疆經濟未來發展的四梁八柱,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藍圖已經繪就,關鍵要抓好落實。這就需要各地找準自己在國字頭項目布局中的定位,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風,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用扎實的工作把藍圖變為現實。
產業是項目的支撐。國字頭項目的建設,需要各地根據項目定位,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盡快補齊產業鏈短板,形成產業聚集效應。
落實好國字頭項目,需要各地打造過硬的軟環境。如果把產業布局看成一臺機器的零部件,那么軟環境就像潤滑劑,有了潤滑劑,一臺機器才能高效運轉。因此,各地要把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放在突出位置,讓投資者大膽投資、放心經營。
國字頭項目的密集部署,隨之而來的必是國家層面更大的政策支持,我們有理由對新疆的未來抱有更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