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桐水站位于哈密市伊州區東北方向280公里的臨哈鐵路上,承擔著保障中歐班列安全通行和疆煤外運的重要任務。這里既沒有梧桐,也沒有水,方圓百里都是無人區。
“老李,聽說我們這里有狼?”
“哈哈,確實有,不過都是遠遠聽到過狼嚎,它們一般不會靠近人。平時,見得最多的是狐貍、黃羊、野兔。”
對話的是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哈密公安處梧桐水站派出所到任僅1個多月的教導員李宏偉和民警李玉民。2月6日一早,兩人帶著裝備,準備巡線。
當天,他們除了巡線,還要到50公里外正在施工的紅淖鐵路聯絡線去看看,所長張利軍趕緊囑咐食堂工作人員給他們用飯盒裝上饅頭和菜。這一趟來回,少說也有100多公里,又都是鐵路便道,天蒙蒙亮出門,頂著月光才能回來。
“午飯路上湊合一下,晚上早點回來,等你們一起吃飯!”張利軍說著,將飯盒遞給李宏偉。
梧桐水站派出所有5名民警,管轄的4個車站和104.9公里線路都在無人區。除了站區各單位的20多人,再有點生氣的就是50多公里外的一個礦點。梧桐水站往東3公里,就到了甘肅省酒泉市境內。
所里最年輕的民警是48歲的張利軍。“雖然我們所民警平均年齡53歲,可我們干勁足。所小事業大,年輕民警還不一定能適應呢。”張利軍說。
8時20分,李玉民駕駛警車一路向西,閃爍的警燈與車站明亮的信號燈距離越來越遠。孤寂的無人區里,警車像大海上的一葉孤舟,在戈壁灘顛簸前行。沒過多久,太陽從車后慢慢爬了上來。李玉民關掉大燈,只留下了閃爍的警燈。
“嗚——”一列滿載煤炭的貨運列車從遠處迎面駛來,李玉民停車細看駛過的每一節車廂,在工作記錄本上記下列車通過時間和運行情況。列車駛過,兩人繼續前行,一路查看著線路防護欄是否有問題。
不知不覺已臨近中午,一輛只有六七節車廂的客運列車由西向東駛來。這是鐵路工作人員乘坐的通勤列車,每周一趟,不僅保障職工通勤,還拉著站區的生活物資。
李玉民遠遠地沖著列車打了打喇叭,他知道,所里的民警李斌和季勇就在通勤車上,他們是剛調休完回所上班的。
將近下午,李宏偉和李玉民才走到紅淖鐵路聯絡線施工工地。這條聯絡線聯通著新疆煤炭運輸通道紅淖鐵路和臨哈鐵路,建成后會省去疆煤外運的很多轉運環節,極大提高能源運輸效率。施工點緊貼臨哈鐵路,為防止工人進入線路影響行車安全,派出所民警經常來這里開展法治宣傳。
“建設鐵路更愛路,行車安全要防護,平平安安才最酷!師傅們,我說的對不對?”李玉民的順口溜引起工人們一片笑聲,“好,李警官放心!”操著各地口音的工人們熱情地回應著李玉民。
18時許,兩人返程。天色漸暗,警燈越來越亮,遠處一束強光伴著轟隆隆的機車聲,在寂靜的曠野里格外耀眼。
一列貨運列車駛近,列車司機鳴笛,仿佛在向守護著線路安全的兩人致意,李宏偉和李玉民相視一笑。
前行的道路坑坑洼洼,李玉民嫻熟地轉動著方向盤。20時許,李宏偉看見了亮光,“那是車站和咱們所的大院吧?”“對,快到了!”
車站信號燈如大海上的燈塔,李玉民駕駛警車越走越近。
警車剛駛進派出所院內停好,張利軍就迫不及待地迎了上來,“快快快,就等你們了!”他一邊拉著兩人進門,一邊沖食堂喊,“開飯嘍!”
所長喊著開飯,食堂的燈卻滅了。正當兩人納悶時,食堂里響起了電子音樂聲“祝你生日快樂……”瞬間,暖暖的燭光照亮了整個食堂。
“老李生日快樂,這是我和李斌從哈密給你買的蛋糕!”季勇大著嗓門說。
當天,是李玉民58歲的生日,蠟燭的光亮映在滿頭白發的李玉民臉上,他一時語塞,眼泛淚光。
今年,是李玉民在派出所工作的第7個年頭。他是這個派出所的元老,從線路開通至今,一直在這里堅守。
窗內燭光、燈光、淚光,窗外月光、星光、信號燈光交相輝映,無人區的小站派出所,光亮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