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今年1月1日至12月23日,全疆法院共受理首次執行案件近14.7萬件,已結案近13.4萬件,結收比達91.01%。值得一提的是,8月10日至12月10日疫情期間,全疆法院通過“云執行”等方式首次執結案件3.4萬余件。
這一年,新疆法院執行工作碩果累累,向全疆各族群眾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被執行人下落不明,跨域執行往返勞頓,審執協調壁壘重重……一年來,擺在新疆法院面前的“執行難點”依然存在。
難題,亦是考題。為破題,新疆各級法院主動融入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設,健全黨委領導、政法委協調、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法院主辦、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綜合源頭治理執行難工作大格局,為解決執行難提供了良好社會環境。
“綜合治理最重要的任務是破解查找被執行人下落和可供執行財產的難題。”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執行三庭庭長甘露告訴記者,自治區高院與自治區公安廳建立了機動車執行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與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住房公積金執行聯動機制,拓展執行聯動機制的深度廣度。同時,推進全區兵地法院建立協同執行機制,助力兵地融合發展。
全疆各級法院綜合源頭治理執行難既有廣度、深度,也有亮點。
在“疏勒經驗”的基礎上,各地結合本地特點開展了更加廣闊的協同執行機制創新。

11月28日,在一起涉及業委會的執行案件中,獨山子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邀請街道、社區、“訪惠聚”駐社區工作隊工作人員一起,對業委會成員進行送達和詢問工作,協商執行方案。陳浩 攝
克拉瑪依兩級法院立足城市化法院工作特點,創新開展訴源治理執源治理的“兩源治理”工作,將“兩源治理”嵌入社區網格化管理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以獨山子區法院為例,今年民事案件和執行案件同比均下降25%以上,兩源治理初見成效;
哈密市中級人民法院推動建立哈密區域融合執行聯動工作機制,牽頭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中級人民法院、哈密鐵路運輸法院簽訂《關于加強區域融合聯動執行工作實施意見》,凝聚起哈密轄區法院之間的協同執行合力;
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伊犁州分院整合各方執行力量,強化執行聯動,選派骨干執行員入駐法官工作站,組建執行協理員隊伍,打造“無法律白條”村;
……
這些“微改革”“微創新”,從問題出發,從需求破題,進一步滿足了各族群眾多元的司法需求,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執行工作最終的目的是在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同時,也最大限度減少對被執行人權益的影響。為此,新疆法院也十分注重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推動執行工作持續健康高水平運行。
2021年7月,北京市某酒店管理公司向霍爾果斯市某公司借款6000萬元。合同到期后,北京市某酒店管理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拖延支付。霍爾果斯市某公司將北京市某公司告上法庭。
今年8月,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伊犁州分院執行局副局長阿布都熱西提·艾沙江通過網絡查控系統查詢被執行人財產,并依法凍結。當得知被執行人目前也陷入困境,強制執行勢必會對企業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于是,他多次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聯系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最終,相隔3900公里的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線上核對無誤后,“隔空”簽字確認。
北京市某公司向霍爾果斯市某公司主動履行4300萬元,剩余款項執行和解后分期履行,確保了雙方企業的正常運轉。
嚴格公正司法,提升審判執行質效,是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際行動。
“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綜源治理執行難大格局,拓展執行聯動機制的深度和廣度,培育、發掘、鼓勵各級法院在執行工作機制上創新、探索與實踐。同時在規范化執行上狠下功夫,用‘真金白銀’兌現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甘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