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區以法治宣傳教育推動良法善治
法治主題公園、法治文化廣場、法治示范村鎮、法治示范一條街道、法治示范機關、法治示范校園……隆冬時節,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濃厚的法治氛圍撲面而來。
“法治是推進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們在全面規范各級政法機關和廣大政法干警依法執法、公正司法的基礎上,把法治宣傳教育作為良法善治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在全地區形成人人學法知法懂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總結實踐的‘烏倫古經驗’入選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阿勒泰地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朱新說。
從學校延伸到社會
近日,青河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高慶峰以法治副校長的身份在縣高級中學開展法治教育講座。
據了解,為全面推進法治建設,進一步深化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阿勒泰地區在政法系統挑選出600余名政治思想過硬、法律知識全面的政法單位班子成員、干警和律師,擔任大中小學的法治副校長、法律顧問和法治輔導員,定期為廣大師生開展普法講座、法律咨詢,幫助他們解決涉法問題。
同時,阿勒泰地區還以“小手拉大手”、校家聯建為載體,動員廣大教職員工通過家長會、入戶家訪等時機,有針對性地向家長普及相關法律知識;動員學生將在學校學到的法律知識講給父母,鼓勵高年級學生動員家庭成員一起學習相關法律知識。
此外,阿勒泰地區還組織各政法單位基層黨組織與各個學校黨組織結對共建,定時組織政法單位以支部聯建的形式,送法進校園,組織業務骨干在學校開展模擬法庭,推進政法機關開放日,邀請師生到政法機關觀摩交流,觀摩庭審現場,參與道路執法體驗和法治夏令營等多種形式的活動。
福海縣初級中學初二學生韓睿智說:“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我明白了如果不懂法,不僅有可能對自己和家人造成傷害,也可能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宣講看得見摸得著
“多虧了這個宣傳短片,讓我及時認清了騙子的套路,才沒有上當。”富蘊縣鐵麥克鄉牧民加某心有余悸地說。今年11月初,一個自稱加某遠房親戚的人加了他的微信,經常對加某噓寒問暖,后突然向加某借1萬元錢急用并承諾5天后還錢。加某準備給他轉賬時突然想到這樣的情景與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宣傳片里的情節很相似,就立即打電話報警。
為使法治宣傳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阿勒泰地區由地委政法委牽頭,組織公檢法司等政法單位分管領導、業務骨干,對全地區近5年發生的各類案件進行梳理,最終從電信網絡詐騙、醉駕等4類多發、頻發案件中,梳理出40余個案件作為以案釋法案例匯編成冊,由法規政策水平好、且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干部(干警)組成宣講團,深入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學校,下沉到農牧鄉村、冬夏牧場等,開展了為期100天的法治教育基層行宣講活動。在實現法治教育面對面宣傳的同時,組織有經驗的政法干警以電視訪談、情景再現等形式,錄制成電視專題講座和短視頻,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全網推送,總播放量達3000余萬次。
在寓教于樂中普法
為讓法治教育深入人心,阿勒泰地區把法治宣傳、法治文化建設與文化下鄉、百日文化廣場和重大節慶文化體育活動、新農村建設、城市改造等深度融合,讓各族群眾在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生活質量中學習法律知識、汲取法治營養、接受法治教育、感受法治精神、增強法治意識。
阿勒泰地區還用法治元素裝點美麗城鄉,打造了一大批普法特色陣地,通過法治雕塑、法治墻繪、法治廣場、法治文化主題公園等,實現法治宣傳內容立體化、形象化;以憲法、民法典為宣傳重點,將群眾關心的婚姻家庭、鄰里關系等法律知識以漫畫、故事的形式展現,提高普法知識的趣味性,實現普法陣地“村村開花、處處可見”。青河縣薩爾托海鄉薩爾哈仁村集村民說事、文藝演出、糾紛調解、法治宣傳于一體的法治文化廣場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阿勒泰市樺林公園、哈巴河縣雙擁公園、布爾津縣河濱公園等地打造出法治文化公園,將法治文化融入市民、游客旅游觀光之中,通過市民、游客駐足欣賞、拍照留念、分享推廣法治元素景點,讓更多人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
“我們閑暇時都會來法治廣場轉一轉,這里有許多法治宣傳內容標牌,在休閑的同時也可以學到法律知識。”布爾津縣布爾津鎮居民張瑋說。
“輕騎兵”零距離普法
“天氣這么寒冷,地區法治宣傳‘輕騎兵’小分隊還專門到家里來為我們宣傳法律知識,特別是講解了一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案例,讓我們真真切切明白了學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近日,阿勒泰地區遠冬牧場牧民木拉提·吐魯斯別克感激地說。
阿勒泰地區是一個牧業大區,全地區有牧民3.5萬戶,牲畜最高存欄接近400萬頭(只),近年來,雖然實施了定居興牧工程,但目前全地區仍有一些牧民習慣游牧的生產方式。
為解決向游牧民普法難題,阿勒泰地區從地縣公檢法司等政法單位抽調200余名懂雙語的政法干警,組建41支普法“輕騎兵”隊伍,常態化深入農牧鄉村、草原牧場開展普法宣傳,跟隨牧民一起轉場,面對面為農牧民群眾宣傳普及法律知識,零距離幫助農牧民群眾解決涉法問題、開展法律咨詢、調處鄰里矛盾糾紛,確保了法治宣傳教育和法治惠民延伸到“最后一公里”,覆蓋到“最遠一家人”,不僅讓廣大農牧民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學習掌握法律知識,還切實感受到政法機關作風轉變帶來的執法司法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