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疆,很多人對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官方微博“@新疆檢察 ”非常熟悉,評價也很高,原因在于該官微結合熱點,該出聲時就“出聲”,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詳細解答、及時處理,即使接到不屬于本單位管轄范疇的事務,也會盡己所能與所屬部門聯系,得到處理結果后再反饋。
擁有294.3萬粉絲的“@新疆檢察 ”是如何運作的?今后如何更好服務群眾?12月12日,新疆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官方微博“@新疆檢察 ”的運營團隊成員。

主持人: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王娜
嘉 賓:“@新疆檢察 ”的運營團隊成員
問:“@新疆檢察 ”什么時候開通的,如何走上“轉型”之路?
答:2014年,“@新疆檢察 ”開通運行,最初目的是當作檢務公開、檢察宣傳的窗口。漸漸地,有網友開始咨詢法律問題,我們就在晚上匯總問題,白天轉交相關業務部門處理,有結果后再一一回復。這樣運作了大概半年時間,粉絲從不到1萬猛增到77萬,這讓我們意識到,只有把群眾的事情放在心上,解決實際問題,真正為群眾服務,官微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2016年,“@新疆檢察 ”從“單純的新聞宣傳”轉型“政務服務優先”,并整合全疆檢察機關119個政務新媒體賬號打造三級矩陣。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2019年,“@新疆檢察 ”矩陣正式進入模式化、機制化、規范化階段,矩陣成員賬號統一指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整體聯動的管理機制得到建立健全,新疆檢察版網絡“楓橋經驗”初見雛形。
“轉型”幾年來,我們在微博平臺開設了話題#新疆檢察政在做#,在這里反映問題、尋求幫助的網民近2萬人次。其中,幫助解決勞務糾紛等類民生問題達萬余起,涉及金額近2000萬元,化解各類信訪隱患2000余件,截止目前,話題#新疆檢察政在做#閱讀量超過1.9億。
問:群眾訴求往往涉及全疆各地,你們是怎樣處理的?
答:覆蓋全疆各地州市、縣市區的119個檢察院的“@新疆檢察 ” 三級矩陣,就像一家旗艦網店,網友的訴求在任何一家“分店”下單后,我們會以私信或公開艾特的方式,派單到指定檢察院,再由該院相關業務部門具體辦理。
今年8月,網友“@66順- ”求助,其母親在博樂市務工時摔傷,贏了官司卻拿不到賠償金,生活陷入困境。我們啟動三級矩陣聯動,經“@博州檢察 ”將線索派單給“@博樂檢察 ”。博樂市人民檢察院調查得知,原來是涉事方無可執行財產導致賠償金無法到位,其母親的情況卻符合國家司法求助條件,遂啟動相關程序,聯合博樂市人民法院向網友母親發放10萬元司法救助金。

9月20日,網友“@裝睡的周大小姐 ”反映“公公擔任小區志愿者,因勸阻醉酒居民被毆打,而打人者不愿意承擔醫藥費”。“@新疆檢察 ”隨即啟動三級矩陣聯動,經“@烏魯木齊檢察 ”派單給“@米東檢察 ”提供幫助。6天后,“@米東檢察 ”發文稱,經核實、協調,已解決醫藥費問題。同時,積極聯系公安部門核實案件信息,提前介入案件辦理。

11月8日,喀什網友“@Fevli ”求助“購買特種藥”。“@新疆檢察 ”隨即啟動三級矩陣聯動,“@喀什檢察 ”接單后發動各種力量尋藥,得知伽師縣還有一盒存藥后,遂派單“@伽師檢察 ”買到了這盒的存藥,并通過警車接力將藥成功送到喀什網友手中。

問:遇到檢察機關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怎么辦?
答:我們注重拓展檢察內外生態圈,形成“檢察系統內部條線縱督促”和“檢察系統外部橫協調”兩個機制,為“@新疆檢察 ”矩陣三級聯動暢通渠道。例如,2021年7月,針對“旅游博主在中印邊境戍邊英雄墓碑前擺拍”事件,我們啟動縱督促機制,由皮山縣人民檢察院督促公安機關立案;啟動橫協調機制,協調文旅部門將涉事博主列入旅游黑名單。最終涉事博主得到應有的法律懲處,還推動了烈士陵園的修繕保護等工作。

再如,2016年1月,一網民因工程款糾紛出現輕生念頭,情緒異常激動。“@新疆檢察 ”在線穩住網民情緒的同時,迅速啟動縱向督促機制,派單給當地檢察機關;當地檢察機關啟動橫向協調機制,與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了一起可能發生的悲劇。

為實現群眾訴求快速回應、有效解決,我們還采取跟進督辦、限時結辦、回訪核實的方式,讓每一次服務有效落地,得到最好結果。
問:如何進一步立足本職,回應社會關切,化解反映在網上的各類矛盾糾紛?
答:經過8年成長,尤其是近4年的反復沉淀和實踐,“@新疆檢察 ”三級矩陣作為延伸檢察職能的網絡渠道,從最初的私信回復涉法咨詢,擴展到矩陣聯動與網友公開互動化解涉法訴求,體系不斷完善、服務不斷提升、效率不斷提速,釋放出1+1>2的矩陣效能。“訴求有回應、疙瘩能解開”“訴求在最初萌芽狀態得到化解”“一人訴求、萬人普法”成為@新疆檢察 的運營標簽。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這給政務微博運營者提出更高要求,也賦予了更大責任。我們會一如既往立足檢察職能,在檢察宣傳與檢察業務緊密連接、跨界聯動中,突出政務新媒體矩陣效能最大化,在公開中提升圍觀群眾法治獲得感,用最盡心的態度、最真誠的聲音、最務實的手段,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群眾,賦能政務新媒體矩陣介入市域社會治理,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