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個月,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疆內銀行機構積極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力度之大令人贊嘆。數據顯示,今年8月至10月,全疆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辦理延期還本付息金額259.6億元,惠及市場主體18505戶,分別是今年5月至7月的2倍、4倍。
疆內金融機構不僅積極落實中央監管部門出臺的金融紓困政策,做到應延盡延,不收罰息,不記征信報告,還創造性提出了一些個性化的落實舉措。比如,不要求客戶將延期期間的資金在延期結束后一次性還清,而是根據客戶實際,選擇一次性還清或者分攤等多種還款方式,給了客戶很大的選擇空間。
資本是逐利的,但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對資本合理引導,就可以最大程度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這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
政策調控之手從來就沒有缺位。近幾年,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等監管部門多次印發通知,要求銀行機構對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暫時遇困的各類市場主體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保證了政策的持續性,惠及了一個個市場主體。
尤其是上個月,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隨后,新疆銀保監局也印發相關通知,從受惠主體和金融產品種類兩方面擴大了政策惠及面,受到了市場主體的廣泛關注。
風雨過后見彩虹。這正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金融政策領域的具體體現。相信隨著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的落實,一批批暫時遇困的企業必定會渡過難關,展現更充分的發展活力,帶動更充分的社會就業。
金融機構助企紓困,體現了自己的責任擔當,必定為金融機構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助企紓困,還有利于建立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我們常說,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實體企業在疫情中一一倒下了,金融也將失去了賴以存在的基礎。誰敢保證今日遇困的小微企業中,未來不會出現一個華為、騰訊呢?實體企業發展壯大了,對融資的需求會更大,將為金融機構帶來更好的創收與成長機會。
但是,我們也遺憾地看到,有個別銀行助企紓困數據并不理想,還存在認識不清、履行職責不夠到位的問題。
風物長宜放眼量!希望這些金融機構不要因為延期還本付息會增加眼前的經營風險,就放棄了對長遠利益的考量,而是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真正將好政策落實好。疫情防控已現勝利的曙光,愿金融機構與實體企業再接再厲,攜手共迎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