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昌吉邊境管理支隊北山煤礦邊境派出所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內,開發區內的準東煤田是國家確定的第十四個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疆五大煤田之一,派出所負責開發區內70%的煤炭企業的日常治安管理。
面對轄區3460平方公里的面積、95家企事業單位、日均進出3500余輛次的車輛和年均10萬的人員流入流出量,如何保障轄區群眾民生、服務駐地能源經濟發展是派出所近些年的重要課題。

“寒冬警民心連心,‘碼’上警民有感情。”12月8日,派出所收到了來自陜西的貨車司機王斌送來的錦旗。
11月18日,-26℃,王斌從準東煤田拉了一車煤準備運往外地,途中在休息區休息1小時后,燃油管路凍住了,車輛無法行駛。著急的王斌恰巧看到了墻上貼正好看到“碼上幫”二維碼,填寫提交了需求。
“沒想到立即有民警聯系我,并很快帶著礦區車輛修理人員幫助我修好了燃油管路,太方便了,掃碼就能解決麻煩事。”王斌說。
在轄區,每一個十字路口、廠區入口、停車休息區,都貼有一個“碼上幫”服務二維碼,這是北山煤礦邊境派出所針對轄區面積大、人流量大推出的智慧警務服務措施。
“2019年后,我一直都在北山煤礦拉煤,這里排隊時間也比其他礦區短,遇到事情,這里的政府、派出所、礦企也能很快幫我們解決。這些年,每年礦區的經營環境都在發生著變化,休息有去處、維修有地方,關鍵省時間,我也一年比一年掙得多。”從事煤炭運輸生意的貨車司機李強說。
“碼上幫”服務二維碼的后臺在派出所西黑山礦區警務室。按照群眾點單、警務室派單、民警接單工作機制,只要有群眾點單,派出所立即就會派單給責任區民警,民警接單后迅速開展服務。
派出所在持續對“碼”上幫服務平臺完善的基礎上,將平臺全面向保障民生方面衍生。
今年11月,礦區遭遇了多年罕見的極寒天氣,社會面用煤量激增,拉煤貨車達到了近些年的高峰。為了及時解決貨車司機遇見的困難,民警每周對“碼上幫”服務二維碼平臺上的意見建議進行梳理,聯合轄區企業黨支部圍繞答疑解難、物資補給等方面開展“溫暖北山人,周周在身邊”活動,警企共同解決貨車司機遇見的各種困難。

此外,派出所聯合各企業黨支部在轄區中心礦企建立了涵蓋“矛盾調解區、宣傳引導區、休息用餐區、車輛維修區、醫療救護區、法律援助站”等六大功能的警民暖陽服務站和16支“黨群義警服務隊”,并將服務站和服務隊全部納入了“碼上幫”服務平臺,“一碼式”服務、“一站式”便民高效運轉。
今年以來,派出所利用“碼上幫”網絡警務服務平臺,累計收集、反饋各類信息2100余份,解決群眾困難訴求81次,解答法律疑惑55次,化解矛盾糾紛247起,開展救援救助112起,幫助轄區群眾挽回經濟損失842萬元;協調、聯合駐地黨委政府、企事業單位為運煤司機提供免費伙食保障5000余份、提供防疫物資3000余件,實現了“讓轄區群眾高效率、向科技信息化要警力,跑出轄區服務加速度”的服務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