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發布《違法違規使用醫療保障基金舉報獎勵辦法》(以下簡稱《獎勵辦法》),對舉報獎勵制度適用范圍等作出規定,強化社會監督對打擊違法違規問題的重要作用。
醫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事關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健康。然而,不時出現的盜刷冒刷社保卡、惡意掛床住院等欺詐騙保行為,不僅侵犯了參保人的合法權益,而且破壞了國家醫保基金的安全運行。為保障醫保基金安全使用,近年來,國家持續深化欺詐騙保治理工作,在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懲處力度的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醫保基金監管,建立了對舉報欺詐騙保進行獎勵的制度,有力激發了人民群眾的監督意識。
當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呈現出新特點,手段更加隱蔽、造假更加專業、形式更加多樣。在近日曝光的一起案件中,行為人租借他人醫保卡以“代配藥”為名倒賣,從而騙取醫保基金,此事也反映出個別醫療機構有關預警阻斷機制被不法分子規避。此外,個別醫院存在過度診療、超標準收費等違規行為,這些都給監管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
打擊騙保行為離不開廣大群眾的有效參與,特別是面對新問題新情況,更需要進一步強化社會監督,發揮群眾作用,讓那些“穿上隱身衣”“躲進青紗帳”的騙保行為現身。此次兩部門發布的《獎勵辦法》,既是對此前有關規定的強化和完善,也是對群眾參與打擊騙保行為的有力動員。具體而言,《獎勵辦法》不僅擴大了獎勵范圍,提高了獎勵標準,而且暢通了舉報渠道,優化了流程;同時,還注重對舉報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強化案件保密、信息安全等內容。這些都有助于調動群眾積極性,讓人們勇于向違法違規行為說“不”。
守護好醫保基金安全是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的工作。除了有關部門、相關機構的努力之外,也需要每個人的配合支持,牢固樹立法治意識、誠信意識,堅守法律底線、政策紅線,遠離違法違規高壓線,依法自覺抵制并主動揭發欺詐騙保行為,共同織密醫保基金監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