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查、管護、及時救助野生動物、制止破壞生態環境行為,這些都是沙灣千泉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管護員阿依登·艾孜力的工作日常。
“經多方治理和保護,濕地公園的環境越來越好了,如今來這棲息覓食繁殖的鳥類最多時達上百種!”近日,接到沙灣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的回訪電話時,阿依登不禁感慨。
水草豐茂、空氣清新、群鳥歸來,這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也是檢察機關和濕地保護相關責任單位依法合力保護濕地生態環境的寶貴成果。
千泉湖位于沙灣市商戶地鄉,3000多個泉眼相連,綠水碧波,被譽為西部“白洋淀”。
為守護好當地群眾的“天然氧吧”,近年來,沙灣市檢察院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督促整改在濕地非法放牧、取土、堆放垃圾等違法行為。
該院還會同沙灣市林業和草原局、水利局等部門,聯合成立千泉湖國家濕地公園公益訴訟保護基地,研究制定《千泉湖濕地公園生態保護辦法》,建立行政機關專業人員兼任公益訴訟特邀檢察官助理和公益訴訟觀察員制度,全方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1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上致辭說,古往今來,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類生產生活同濕地有著密切聯系。
濕地是重要的自然資源,被譽為“地球之腎”。得益于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新疆濕地資源非常豐富。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新疆加大濕地保護修復力度,有效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及生物多樣性。
濕地保護是檢察公益訴訟的法定領域之一。新疆檢察機關強化濕地保護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檢察公益訴訟的銜接,共同推進濕地保護與管理。
今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施行后,新疆各級檢察機關加強貫徹落實,對濕地保護公益訴訟案件“回頭看”,跟進監督,不斷提升辦案質效。

灰鶴亮翅、鴛鴦戲水、綠頭鴨覓食??????近日,拜城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檢察官前往拜城縣木扎提河流域濕地走訪,看到大量水鳥在此繁衍生息。
“看,灰鶴飛過來了!”檢察官陳志敏興奮地喊道。
守護大美濕地,離不開法治力量。去年6月,陳志敏和同事發現濕地存在大量垃圾,濕地環境遭到破壞。在檢察建議的監督下,拜城縣林業和草原局落實整改修復工作,清理垃圾及產生的污水,設立環境保護宣傳牌,同時加大日常巡查,實現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吉木乃縣托斯特鄉克孜哈英紅樺林所在區域為森林濕地,是我國最大的小葉沼澤樺集中生長地,具有很高的科考價值和觀賞價值,也發揮著涵養水源的重要作用,是吉木乃縣重點公益林管護項目。
近幾年來,吉木乃縣人民檢察院不斷加強與自然資源部門的溝通協調,召開公益訴訟案件公開聽證會,向職能部門制發加大紅樺林保護檢察建議。
今年,吉木乃縣檢察院探索“人大+檢察”聯動監督模式,應該縣人大常委會邀請,通過實地察看、召開座談會、聽取匯報等形式對紅樺林保護工作聯合調研,并形成做實紅樺林生物多樣性調查、爭取申報自治區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增強群眾保護意識等保護方案。
“在檢察機關的監督下,紅樺林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修復,有越來越多部門參與到紅樺林保護工作中來,作為紅樺林‘生態衛士’的一員,我感到很自豪!”吉木乃縣自然資源局(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級公益林管護站站長葉爾波力·阿斯哈提說。
保護濕地功在當代,生態平衡利在千秋。
如今,在天山南北,不論是堅守濕地、林區的管護員,還是盡職履責的公益訴訟檢察官,大家有著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守住濕地生態安全邊界,為新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