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天的變化,對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疫情防控指揮部(以下簡稱水區防疫指揮部)工作人員李春昱來說,像是翻了一頁。
“水區有15個街道辦事處150余個村(社區),之前每次篩選分析相關數據,需要4個人忙碌2至3個小時。現在,1個人2分鐘左右就能辦好。”李春昱說。
這變化源于自治區政法系統下沉工作組組員、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干部張東和他的7名同事。
10月30日,根據安排,張東和同事們前往水區防疫指揮部,與堅守在此的工作人員一起從事疫情防控數據統計、篩查、分析方面的工作。張東等8人都是共產黨員,為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自治區黨委政法委駐水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指定張東擔任黨小組組長。
當時,數據分析工作均為人工篩查,一旦中間環節出錯,便得全部推翻重來,承擔此項任務的人員還有其他工作。
“看到這種情況,我們就思考,團隊能做些什么來提高工作效率。”張東說。
張東等8人來自信息化崗位,他們決定開發一款小程序,以快速完成數據比對、分析與統計工作。
說干就干。8人有序分工,與承擔數據篩查工作的人員溝通,詳細了解業務邏輯與功能需求,梳理匯總后有針對性地研發小程序。經過多日奮戰,數據篩查小程序研發成功。
11月7日,反復測試后,小程序正式投入使用。通過小程序幾分鐘篩選出的數據,與人工篩查的結果完全一致。
“大家高興壞了,使用小程序篩選又快又準,省時省力,為社區收到數據反饋開展后續工作節約了寶貴時間。”李春昱說。
數據篩查小程序的研發成功,極大振奮了張東和同事們的信心,他們一鼓作氣,又為相關工作開發了2款小程序。這支平均年齡35歲的技術團隊,成為大家高效開展防疫工作的好助手。
“我們將根據上級安排和部署,繼續在相關領域發光發熱,為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貢獻力量。”張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