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凌晨。夜幕像潑了濃墨,與遠處的山峰融為一體。
田甜是新和縣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副大隊長,“燈亮、人在、心在,為民服務不打烊”是她的工作宗旨。在平凡無奇的戶政崗位上,她始終將百姓冷暖掛心頭,盡心盡力為群眾解決每一件“小事”,多次受到轄區(qū)群眾的好評和感謝。

來來去去地故事
“我母親很高興,她在家就能辦身份證,特別感謝民警同志!”“群眾有困難,我們上門服務是應該的。”這暖心的對話發(fā)生在排先拜巴扎鎮(zhèn)居民熱女士的家中。
今年8月7日,熱女士早早出門來到新和縣政務服務中心公安戶政窗口,徘徊了好久,看著民輔警們忙得不可開交,她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正想離開的時候,田甜注意到了她,主動上前打招呼,這才弄清事情的原委。
原來,熱女士的母親年逾九旬,患病在床。前些日子老人要辦低保,卻發(fā)現(xiàn)身份證找不到了。獲知情況后,田甜一邊安慰熱女士,一邊與其溝通查驗老人戶口簿等證件。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且臥病在床,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田甜立即記下了聯(lián)系電話、老人的住址和身份證號碼。
次日,田甜利用午休時間來到老人家中,拍照、采集指紋,很快將老人的身份信息采集完畢。
“等身份證辦好我們再給您送到家里來。”田甜拉著老人的手說道。老人笑呵呵地看著田甜,連聲道謝。

1000張照片
2021年11月22日,正在塔木托格拉克鄉(xiāng)巴扎巡邏的民警發(fā)現(xiàn),鄉(xiāng)農(nóng)貿(mào)市場一名40歲左右的女子手提行李箱,滿身泥土,坐在路邊抽泣。女子嘴里斷斷續(xù)續(xù)念叨著“和田,帕提古麗,帕提古麗……”。民警發(fā)現(xiàn),無法與其正常交流。
為了盡快查清女子身份,值班民警將這一情況通報給正在政務服務中心值班的田甜。田甜從“帕提古麗”入手,對轄區(qū)35歲至45歲的女子進行查詢,可是,根據(jù)姓名、年齡等基本情況,無論怎么查詢,都是“查無此人”。
“那就從照片入手。”
“是不是和田地區(qū)的?”田甜在和田地區(qū)內(nèi)對名叫“帕提古麗”的35歲至45歲女性進行排查,沒想到一搜索就彈出了1000多條信息。
田甜拿著女子的照片逐一比對,4個小時后,她找到了和田地區(qū)和田縣的“帕提古麗”,戶籍照上的人和走失女子十分相似,她立即與和田警方取得聯(lián)系。不久后,和田警方傳來消息,此女子正是和田縣人,而她的家人也正在焦急地尋找她。通過和田警方,田甜很快聯(lián)系上了帕提古麗的父親。
次日,帕提古麗父母發(fā)來了他們在和田火車站接站的微信視頻。視頻里,帕提古麗抱著久違的親人,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

不期而遇的溫暖
今年“六一”兒童節(jié),田甜來到渭干鄉(xiāng)布喀塔木村小朋友阿布都蘇布爾·艾合買提的家里,給他補習功課。這從今年年初開始,就成了她的習慣。
偶然一次,田甜在布喀塔木村宣傳“新疆公安APP”等為民服務軟件時,發(fā)現(xiàn)村民古麗耶的孫子阿布都蘇布爾·艾合買提站在家門口,低著頭不停抽泣。追問下,田甜得知孩子父母在外打工,老人忙于農(nóng)活,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使得阿布都蘇布爾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不好。
“我抽時間來給你補習!”看到孩子書包上放著一張58分的試卷,田甜不由自主地做出了承諾。
就這樣,阿布都蘇布爾多了一位“警察老師”。
學習沒有捷徑,為了幫助阿布都蘇布爾提高學習成績,只要是休息日,田甜不管多忙都會抽時間來家里幫他補習。
面對基礎薄弱的阿布都蘇布爾,田甜從念字母、背單詞到朗誦課文,一遍一遍耐心地教,直到他學會,還“量身定做”了學習提升計劃,明確需要重點加強的地方……
辛勤的付出終有收獲,在田甜的引導下,阿布都蘇布爾越來越能靜下心來,扎扎實實學習,各科成績均得到提高。在那個學期的期末考試中,他的語文考試得了90分。
新學期,阿布都蘇布爾帶著奶奶專程來到田甜辦公的地方,他告訴田甜自己長大后也要當一名像“田老師”一樣的人民警察。
不期而遇的溫暖,總是帶給人最單純的感動。為民、惠民、服務于民的行動背后,是親民、敬民的理念與情懷。許許多多像田甜一樣的民輔警,扎根基層一線,正在用實際行動詮釋為民服務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