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平安網訊 10月24日,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分局接到被害人張先生報案稱,他輕信假客服的話,被騙了102萬元。
當天,張先生接到自稱某金融機構客服的電話,對方準確說出了其姓名、年齡等個人信息,并稱張先生的貸款業務利率較高,需按規定取消,否則會影響個人征信,且必須同步取消名下其他貸款業務,否則無法通過審批。張先生想到自己曾在該金融機構開通貸款業務,便信以為真。“客服”又稱,可代為取消其他貸款業務,需交納保證金,事后退還。
張先生按照對方引導操作,多次分筆跨行轉賬。轉賬金額累計達59萬元時,張先生感到事有蹊蹺,但“客服”稱再轉入43萬元便可全數退還,他在猶豫間錯失了止損的機會。轉賬102萬元后,張先生等來的不是退款,而是“客服”的拉黑刪除。張先生這才意識到被騙,急忙報警。
警方初步了解得知,因工作需要,張先生曾在多家金融機構辦理貸款業務。今年10月初,他收到一條廣告短信,曾點擊短信內的網址并注冊,個人信息疑似泄露。此次被騙,正是犯罪嫌疑人掌握其個人信息后冒充客服所為。
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延伸閱讀:如何保護個人信息?
一、妥善保管銀行卡、手機等信息載體,身份證號、支付驗證碼、手機號碼等信息切勿隨意泄露;
二、養成定期修改密碼的好習慣,對重要賬號(如常用郵箱、網上支付、聊天賬號等)單獨設置密碼,不一碼多用,且密碼最好設置成“數字+字母”等較為復雜的組合;
三、定期給手機和電腦殺毒。不隨意連接免費WiFi,不點擊短信中的不明鏈接,不隨意掃描未知二維碼,不輕信短信、QQ、微信中的退款、貸款驗資、司法協查、積分兌換、中獎退稅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