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考研大綱發布,考研報名系統開通,隨之,考研縮招信息沖上了熱搜。不少高校擬招收碩士研究生計劃人數與去年相比明顯減少,而今年的報考人數卻激增,這讓考研學生倍感壓力,如何抉擇,使他們舉棋不定。 大學畢業,有人選擇深造,有人選擇就業,有人選擇創業,如是種種,都是將個人價值融入社會價值的積極嘗試,展現著讓夢想照進現實的奮斗姿態。選擇考研,要面對“水漲船高”的現實,在這個賽道上角逐,激烈競爭不可回避,但也很有價值,會有很多收獲,促使大家更加刻苦學習,努力提高專業水平。但考研并非人生的單選題,就業和自主創業也是很好的出路。
如今,國家通過各種就業政策鼓勵引導大學生就業創業,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大學生就業空間越來越大、創業機遇越來越多。大學生不妨開闊視野,讓就業期待更加務實,找準就業定位,實現自我價值。比如,早些年大學畢業的安徽小伙子王志成,看好鄉村旅游市場,決定發展生態觀光農業,他承包了100畝土地,啟動了鄉村旅游項目,并建立電子商務平臺,成了當地“致富帶頭人”。再比如,黑龍江90后姑娘范佳瑤,大學畢業后從保潔員做起,不怕吃苦,肯鉆研,僅用一年時間就對家政行業的運營和發展有了深刻而清晰的認知,從而成功融資創立了自己的家政公司。可以看出,只要大學生立足實際、抓住機遇、肯干會干,即使不在專業領域,也完全可以借助專業實現“跨業”就業創業,在平凡崗位上打拼出別樣的天地。 當然,就業創業還需要長期規劃。這要求著眼當下、放眼長遠,保持定力、堅持不懈。博士夫妻程存旺和石嫣畢業后,放棄高薪工作,到鄉下成為“新農人”,夫妻倆用專業知識深耕農場11年,創辦了國內CSA模式的生態農業。讓青澀的創業成長為可持續的事業,必須要有謀劃未來的眼光,有干事業的闖勁,有做成事的韌勁,只要目標正確、腳踏實地、努力拼搏,就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奇跡。
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大學生們只要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把青春投入到火熱的實踐中,就能在就業創業中找到自己綻放絢麗之花的人生舞臺。